寶寶若出現這8種「怪異現象」請不要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傷害他了

寶寶出生了,對於第一次當爸媽的新手來說內心是非常狂喜的,然而隨著時間的增長,煩惱的事情也隨之增多,特別是在看到寶寶出現一些「怪異的現象」時,更讓爸媽憂心不已。

其實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看似異常狀況但卻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正常現象,但許多新手爸媽因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護兒心切的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總會鬧出些烏龍,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寶寶身上的8種「怪異現象」,即使遇到了家長也可以從容解決。

1、摩羅反射

摩羅反射是指寶寶突然受到外界的刺激或突然失去支持等情況,常伴有身體扭動和雙臂立即向兩邊伸展,再然後慢慢向胸前合攏,就類似擁抱的姿勢,同時也會伴有哭聲的這一行為等是新生寶寶無條件反射的一種,也稱為摩羅反射。

摩羅反射經常出現在寶寶睡覺途中,就是寶寶在睡夢中突然間一驚一乍,類似做噩夢或受到驚嚇而被驚醒的情況,這就是小編所說的摩羅反射,這是寶寶無意識的一種行為反射,在出生15-30天內最為明顯,並且摩羅反射並不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憂,且此種反射行為會在寶寶4個月內自動消失。

2、到背過氣

@林瑪:我家寶寶一哭起來就特別嚇人,哭的厲害的時候會哭的背過氣,就像突然停止了呼吸,有時嘴唇都發青了,當時嚇得我都六神無主了!

其實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屏氣,一般發生在6個月到4歲的孩子。屏氣的發生與孩子的情緒密不可分,通常是孩子因為疼痛或生氣等情緒激動而引起屏氣的出現,為減少屏氣的發生,在孩子情緒激動前先儘量讓他平靜下來。

3、嬰兒腸絞痛

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由於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腸絞痛多發生在夜晚,發作時可持續幾個小時,一般發生在3個月內的寶寶,3個月後腸絞痛發作時間會逐漸緩解。

腸絞痛的發生寶寶會哭鬧不止,家長應將寶寶豎抱頭伏於肩上,輕拍背部排出胃內過多的空氣,並用手輕輕按摩寶寶腹部,亦可用布包著熱水袋放置寶寶腹部使腸痙攣緩解。

4、新生兒淚道阻塞

@比比媽:最近我家寶寶眼屎特別多,還總是淚眼汪汪的,婆婆說孩子上火便給孩子吃了一些涼茶,可是情況不見好,寶寶眼屎情況還愈加嚴重了。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才知道這是新生兒淚道阻塞,而且沒有及時得到診治,寶寶眼部受到感染,孩子住在醫院兩個多星期情況方才得到好轉。

新生兒淚道阻塞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因為這種情況會在一年內自動疏通,不過若遇到寶寶眼屎情況嚴重的情況,最好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5、扭頭或撞頭

有不少媽媽訴說有時候寶寶會突然用頭撞人或撞牆,好像不會疼的樣子。這奇怪的舉動著實嚇壞不少家長。然而這種對於9個月大的寶寶來說,都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有律動的扭頭或撞頭的動作。

這種行為與身體障礙或精神障礙無關,這只是一種緩解疲勞釋放壓力的一種防治,並不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危害。

6、睡覺總喜歡「投降」

對於有了寶寶的家長都會發現寶寶總喜歡「投降」的姿勢睡覺,特別是在冬天溫度比較低,睡覺投降的姿勢導致被子總是蓋不上手臂和小肩膀。有不少家長會很好奇寶寶這樣睡覺是否是正常的。

其實對於寶寶睡覺的投降姿勢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因為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姿勢就是這樣,這樣的姿勢對於寶寶來說是最舒服自然的。

7、粟粒疹

有些寶寶因為汗毛孔尚未開而皮脂腺已經分泌導致鼻子臉上出現一些黃色或白色的小丘疹,這叫新生兒粟粒疹。這是一種良性皮疹不需要任何治療便會自動消失的,所以對於某些有強迫症的寶媽可千萬不能用手去擠破它,否則容易引起局部感染。

8、一放下寶寶就醒

懷裡的寶寶明明睡著了,可是一放下立刻便會醒過來,即使動作再輕,寶寶都能感應得到。

待在子宮裡的寶寶由於適應了狹窄的環境,所以當出生後環境變得寬大,便沒有了安全感,所以當你放他到床上休息是便做出條件反射。為防止寶寶變得「磨人」,建議家長讓寶寶嘗試趴睡或裹襁褓等的方式睡覺,這樣可讓寶寶睡得更加安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663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