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這樣幫寶寶修剪趾甲?家長們別再做錯事了!

好心痛,寶寶才10個月,好像得了甲溝炎,兩隻腳的大拇指兩側紅腫,皮都脫落了一層,我嘗試給寶寶剪指甲,可根本就剪不到那麼深,寶寶現在才剛會走路,很怕寶寶因為疼而不肯學走路了。去醫院又怕醫生會拔掉指甲蓋,搞得現在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發生嵌甲的現象,有些是因為遺傳,但導致嵌甲的發生更多是因為家長的錯!

什麼是嵌甲?

嵌甲,是指趾甲長到肉里。嵌甲是一種常見的足科病,其發生原因是由於趾甲邊緣修剪的過深、過低,加上穿尖頭的、瘦型鞋擠壓腳趾所致。

在發生嵌甲後,甲溝處會更加容易藏污納垢,從而引起細菌繁殖,造成感染,形成甲溝炎,嚴重的話會有膿液流出。

現在季節相對比較悶熱,若孩子在室外活動多了便容易患上甲溝炎,且有些孩子年紀較小,不會自理,患上甲溝炎後任其發展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現甲溝炎應即使到正規醫院看診。

那麼孩子患甲溝炎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不正確的修剪趾甲,以至於細菌從受傷處入侵感染。趾甲剪得太短,旁邊的軟組織因為沒有趾甲覆蓋,會往上長,結果趾甲長出來後,就刺到軟組織內。

2、不注意個人衛生。孩子沒有衛生意識,不愛乾淨,腳趾藏污納垢易滋生細菌,若再加上患者經常拔除倒刺,便更加容易造成局部損傷而反覆感染。

3、穿鞋不當。孩子成長較快,過一段時間就需要換鞋子,若鞋子小了,前面太窄,會把足趾的軟組織擠起來,時間一長,也會形成嵌甲。而過於寬大的鞋子會造成腳趾活動摩擦,也容易形成嵌甲。

嵌甲的發生多數是有家族史的,所以嵌甲的發生要怎麼預防和處理呢?

一、 輕微嵌甲

1、為無形中增加趾甲和甲旁組織的接觸面積,在平日裡最好不要將趾甲剪成弧形,而是把趾甲剪成一條直線,從而讓壓力分散。

2、因為球鞋足尖窄,會容易將肉擠進趾甲里,且不通風透氣、潮濕,更容易導致細菌的滋生感染,所以在平時儘量不要穿球鞋。

3、可將趾甲稍微留長,再剪成正確的形狀,或者用棉花墊高趾甲,矯正趾甲的生長方向,同時也可防止趾甲繼續向「肉」里生長。

二、 嚴重嵌甲(紅腫、疼痛甚至有膿液流出)

1、若輕微嵌甲治療方案不行,可將寶寶的腳浸泡在溫水中,以軟化趾甲,每天溫水浸泡4-5次,每次10-15分鐘即可。

2、趾甲感染嚴重時,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處理。

如何正確的給寶寶修剪趾甲?

錯誤的修剪趾甲方式會導致寶寶發生嵌甲甚至甲溝炎,所以家長給寶寶剪兩腳趾甲時要留白1mm,剪成方形(趾甲的頂端成直線形),而三角形、圓形(兩頭較短的弧形)都不是正確的形狀。另外,趾甲的長度應超過足趾的皮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663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