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到大,凡是感冒發燒,都是我自己護理的,秉承著書上寫的不打針、物理降溫的方法,倒也順利地幫助孩子扛過一次又一次的流感。
然而,兒子前一段時間的感冒發燒,卻將我長時間建立起來的自信,一舉擊敗,讓我看到自己並不是一個專業醫生,同時,也把這次得到的經驗教訓,分享出來。
01
前一段時間,孩子早上忽然發燒,小臉紅紅的,眼睛很沒精神,不想起床上學,跟我說頭疼;我一摸他的額頭,很燙,當機立斷,馬上給他和自己都請了假。
給他請假是因為,孩子生病了,需要好好臥床休息;給我請假是因為,孩子需要我的精心護理。
家裡還有一些感冒藥,退燒藥對乙醯氨基酚,必須是新開口的;我像個醫生一般,到藥店裡買了需要的全部藥品和用來物理降溫的酒精、棉棒。
回到家後,先給吃感冒藥、退燒藥,給孩子貼上退熱貼,之後,每隔半個小時,我就用棉棒蘸著酒精,給孩子擦拭頭部和手腳。
一開始,效果很不錯,順利降溫;第二天下午,孩子精神好多了,還玩了很長時間,可是當天晚上,又燒起來了;於是,我的那一套程序重複。
就這樣折騰了一個星期,孩子的發燒依然頑固;我覺得事情不妙,以前慣用的方法竟然失效了。
終於決定,把孩子送到醫生那裡去治療,又打了一個星期的吊瓶,孩子的發燒才治好。
醫生責備我,耽誤了孩子的病情,如果及時送來診治,孩子一個星期就會好了。我秉承著自己的老一套方法,硬是把孩子的發燒時間,從一個星期拖延到兩個星期。
02
我也把自己的護理過程,詳細地說給了醫生聽,醫生專業的話讓我大吃一驚。
醫生說:
1.孩子生病,首先應該到診所,讓醫生診治
同樣感冒、發燒,病因不同,是普通的傷風感冒,還是病毒性傳染,醫生更專業。
因此,醫生開的藥,更有針對性;家長判斷不准,會給孩子亂吃藥,不但對治療無益,還會給孩子的身體增加負擔,甚至造成危險。
2.物理降溫,用酒精擦拭,不可以
酒精擦拭是很久以前在一本育兒雜誌上看到的:通過酒精的揮發作用,加速孩子表皮水分的蒸發,從而帶走體表的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
但現在證明,這麼做對孩子有很大的害處:
一是對孩子刺激比較大:每當我給孩子擦酒精時,孩子都被刺激的打哆嗦。
二是經常擦拭酒精,被孩子的皮膚吸收,有可能造成酒精中毒。
我之前還特別愛在孩子腦門一圈,擦拭酒精,想著可以更快地降溫,現在想想真是後怕。
3.對輸液保持理性態度,不能全盤依賴和全盤拒絕
育兒雜誌一直宣揚,不能過度輸液,會對孩子免疫系統造成損害。
許多家長認為輸液退燒快,但一發燒就輸液,次數多了,會導致孩子胃腸功能紊亂,使孩子的免疫系統受到損失,對孩子的長遠健康也有影響。
由於我秉承不輸液的理念,我的兒子很少輸液,所以他的免疫力、抵抗力比較強,一是很少感冒發燒,二是即使發燒了,服些兒童感冒藥、退燒藥,就能見好。
其實現在,兒童口服退燒藥30分鐘就能起效。口服退燒藥推薦對乙醯氨基酚,副作用小,比較安全。
但凡事不能絕對,當病毒性感冒來襲、孩子抗不過去時,適當輸液更有利於孩子 康復。
比如這次,兒子得的就是嚴重的病毒性感冒,班裡一多半的孩子都中招了;孩子實在抵抗不了,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藉助輸液了,可以更快地幫助孩子康復。
像我這種,遲遲不去看醫生,導致孩子病情延誤,大家要引以為戒。
特別是孩子處於嬰兒期,更不能延誤,我弟媳也是因為不願給孩子輸液,生生把小侄子的感冒,耽誤成肺炎。
4.還有一些錯誤的退燒方法,大家不要再用了
一是用被子捂汗,容易造成孩子出汗過多,甚至脫水。
這個錯誤方法,我也用過,後來醫生不得不給孩子開了生理鹽水,進行補水。
二是用冰袋冷敷或用冷水擦身
這樣只能讓孩子體表體溫降低,但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去。
應該用溫水洗浴、擦浴的方式物理降溫。
三是光吃退燒藥,不給孩子多喝水
體溫超過38.5度要給孩子吃退燒藥,但同時要多給孩子喝水,這樣才更有效。
退燒藥效果好不好,跟孩子水分補充是否充足有很大關係;多喝水,多排尿,可以帶走孩子體內更多的熱量。
避免了以上的錯誤,孩子的發燒基本能夠得到控制,更快地恢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