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初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身體和心理都還得慢慢適應。而對於新手爸媽來講,看到這樣一個弱小的嬰兒也會手足無措。那麼,抱新生兒的姿勢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新生兒身體及心理特點
初生嬰兒身體的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肌肉力量較弱。因此,1個月的嬰兒只能稍稍抬頭片刻,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
由於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完善,1~3個月的嬰兒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抱1~3個月的嬰兒的姿勢是很講究的。
怎麼把孩子抱起來
要把寶寶安全地從床上或是抱毯上抱起來,又要讓他覺得舒服,正確的手勢非常重要。爸爸媽媽們尤其要注意手的位置,既要能穩定地支撐起寶寶,又要避免令寶寶不舒服的手勢。
1、把手放在寶寶頭下
把一隻手輕輕地放到寶寶的頭下,用手掌包住整個頭部,注意要托住寶寶的頸部,支撐起他的頭。
2、另一隻手去抱屁股
穩定住頭部後,把另一隻手伸到寶寶的屁股下面,包住寶寶的整個小屁屁,力量都集中在兩個手腕上。
3、慢慢把寶寶的頭支撐起來
這個時候,就可以慢慢地把寶寶的頭支撐起來了,注意,一定要托住寶寶的頸部,否則他的頭會往後仰,這樣會不舒服。媽媽要用腰部和手部力量配合,托起寶寶。
4、把寶寶抱起來,並確認手的位置
兩隻手都用力,把寶寶從床上抱起來,然後確認一下手的位置,正確的位置應該是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和頸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屁股。橫抱或是豎抱,都是一樣的。
豎抱的方法
豎抱的姿勢是很多寶寶都非常喜歡的,也是喂奶後習慣的抱法,因為媽媽們在給寶寶拍嗝時通常就是採用這種姿勢。用這種姿勢來抱寶寶要注意的就是手在頭部、背部和屁股的位置。
1、坐著豎抱的方法
喂奶以後,媽媽可以坐著不動,稍微調整一下寶寶的位置,讓寶寶的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一隻手托著他的背部,另一隻手托著頭和頸部。如果要拍嗝,可以用放在背部的手輕拍寶寶的背。
2、站著豎抱的方法
有些寶寶更喜歡媽媽站著抱自己,可能這樣的視野比較開闊。媽媽站起來的時候先不要站直,彎著腰慢慢站起身,上身和寶寶自然分開。
(1)支撐住寶寶的頸部和背部
站起後,媽媽的手支撐住寶寶的頸部和背部,上身微微前傾,眼睛溫柔地注視著寶寶。
(2)把寶寶的頭輕輕地靠在自己的胸前
然後,媽媽可以順勢自然地把寶寶的頭靠在自己胸前,有些寶寶喜歡把頭擱在媽媽的肩膀上,這樣的姿勢也是可以的。然後確認一下手的位置在寶寶的頸部和屁股就可以了。
3、橫抱的方法
喂奶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會採用這種姿勢來抱寶寶,這個姿勢跟前面的一樣,要注意穩定寶寶頭部、頸部、背部和屁股的位置。不管一隻手,還是兩隻手,都是一樣的。
(1)加個墊子,讓喂奶更加方便。
喂奶的時候,如果一直騰空抱著寶寶非常吃力,可以利用一個墊子調整高度,媽媽可以盤腿坐著,在寶寶頭下墊一個墊子,調整到寶寶剛好喝奶的高度。
(2)手腕要支撐住寶寶的頭、頸、背、屁股。
橫抱的話,手臂力量非常重要,整條下臂要貼合住寶寶的身體,支撐住寶寶的頭、頸、背部和屁股,手掌最好能包住寶寶的屁股,寶寶的頭就擱在肘關節處。這樣能給寶寶非常穩定、舒服的感覺。
手臂自然用力,托住寶寶的身體,特別注意頭和頸部、背部和屁股這三個部位,只要支撐住這三個點,寶寶就能穩定地躺在你的手臂上了。
怎麼把孩子放下
要把寶寶安全、舒適地放下,應該遵循從屁股到頭的順序,先放屁股,最後放頭,這樣就不會有問題啦。
1、調整姿勢,做準備
首先調整自己的姿勢,稍稍彎下腰,手臂繃緊,以做好將要放下寶寶身體的準備。
2、好好支撐,和寶寶分開
用兩隻手好好支撐住寶寶的頭、頸部及背部,自然地將寶寶的身體和自己的分開。彎下腰,身體前傾。
3、先放下寶寶的屁股
輕輕地把寶寶的屁股放到床上,手仍然放在寶寶的屁股上,另一隻支撐住寶寶的頭部,不要著急放開。
4、然後放下寶寶的頭
寶寶的屁股放下後,再輕輕地把寶寶的頭也放到床上,兩隻手暫時不要抽出來,等確定寶寶姿勢穩定、安靜後再抽手。
5、調整寶寶頭的位置
抽出放在寶寶屁股上的手,用兩隻手調整寶寶頭的位置,以寶寶覺得舒服的姿勢為準。
6、抽出手
這個時候,就可以輕輕地把手從寶寶的頭下抽出了。先不要離開,看寶寶會不會哭鬧,寶寶安靜以後,就可以走開了。
抱新生嬰兒的注意事項
1、要托著寶寶的頭頸部
出生不久的寶寶,頭大身子小,頸部肌肉發育還不成熟,也沒有力量支撐起整個頭部的重量。所以抱寶寶時,一定要托著他的頭,以免傷到勁部。在抱的時候,可以把寶寶抱得稍緊一點,這樣可以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2、不要大力搖晃寶寶
寶寶哭鬧、睡覺或醒來的時候,媽媽都會習慣性地抱著寶寶搖搖,以為這樣是寶寶最想要的。但是,你很難掌握搖晃的力度,如果力度過大,很可能給寶寶頭部、眼球等部位帶來傷害,而且你也會感到手臂特別的酸疼。
3、時常觀察寶寶
抱寶寶時,要經常留意他的手、腳以及背部姿勢是否自然、舒適,避免寶寶的手、腳被折到、壓到、背部脊椎向後翻倒等,給寶寶造成傷害。
4、多與寶寶交流
在抱著寶寶時,要同他說話,並進行溫柔的目光交流。這種感情交流,可以使寶寶的視野更開闊,受周圍環境的刺激更多,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精神發育以及身體生長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5、讓寶寶緊貼左胸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胎教早教研究會會長蔣迪仙教授認為,對於剛出世以及二三個月左右的嬰兒,應該儘可能懷抱在母親身體的左邊。因為把寶寶抱在母體的左邊可以讓孩子感覺到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這種微微的跳動,就如同嬰兒在胎內感受媽媽的心跳聲音一樣。因此,這樣的氛圍容易使得嬰兒安靜,不哭鬧,不煩燥,表現出溫和、寧靜和愉悅的心情。
照顧寶寶情緒的抱法
1、情緒不好時——面向里豎抱
當寶寶情緒不好時,嘈雜的外部環境和視聽覺刺激,會讓他感到有壓力。
小百科提醒:在出生的頭3個月內,寶寶的脖子還不能豎起,抱時應注意。
2、學說話時——和媽媽面對面交流
在和媽媽聊天的過程中,寶寶可以逐漸完成對詞彙呈的儲備。
3、醒著時——面向外豎抱
將寶寶臉朝前方,一手托住他的臀部,另一手輕而穩地護住寶寶胸部,讓寶寶的背部緊靠媽媽胸部。
小百科提醒:寶寶非常喜歡這種抱法,因為他們可以盡覽四周,同時還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促進。
4、睏倦時——躺在媽媽的臂彎裡面
為了讓寶寶舒適地入睡,媽媽儘量用臂彎給寶寶架設一張小床。
5哭鬧時——趴在媽媽懷裡
當寶寶哭鬧時,媽媽可以試著讓寶寶趴在懷裡。哼唱一首簡單的童謠,並和著節奏輕輕搖晃寶寶。
6.學走路時——給寶寶支撐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腿部力量還強,因此媽媽最好助寶寶一臂之力,用雙手給寶寶有力的支撐。
現在你會抱新生寶寶了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