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常因孩子說話不清楚「大舌頭」而煩惱,帶孩子到醫院求助,被告知是因為孩子的舌系帶過短了,從而影響口腔發音,需要進行舌系帶過短矯正術。
30歲的郭女士生下女兒楊楊後便送到鄉下公公婆婆照顧了,等到孩子3歲時,接回來上幼兒園,卻發現孩子口齒不清的情況,於是郭女士開始教孩子發音,可沒想到的是,兩年後楊楊連發個捲舌音都困難,去到醫院就診時,檢查發現孩子是舌系帶過短了,後來經過醫生為楊楊進行了舌系帶過短矯正術,以及言語功能訓練後,孩子說話變得清晰了。
對於寶寶舌系帶過短,不少媽媽會有這樣的疑問:怎樣看出寶寶是舌系帶過短?舌系帶過短是不是一定要「來一刀」?「長痛不如短痛」是不是越早剪對寶寶越好?
什麼是舌系帶過短?
舌系帶過短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發病率約為6%,舌系帶過短的孩子,舌頭伸出後不能超過下唇紅沿,舌尖不能上抬到上牙槽部,舌尖呈分叉狀或呈「W」形成一個小溝,嚴重者影響吸吮,影響語音清晰度和學語,人們俗稱為「大舌頭」。
是否真的是「大舌頭」?需要2歲後才能確診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會講的話不多,或者是吐音不清晰,就懷疑孩子的舌系帶過短,要求做手術,這做法確實不應該。
很多孩子舌系帶過短,只是暫時性的生理現象,看似舌根短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下乳牙的萌出,舌系帶會逐漸向舌根部回退,舌頭活動會變的靈活。
所以判斷舌系帶是否真的過短,最好是觀察孩子到2歲以後,因為此時舌尖開始漸漸遠離系帶。
發音不準、吐字不正固然是與舌系帶過短有關,但造成發音不準主要有兩種: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唇裂和齶裂、牙齒畸形以及舌系帶過短等,二是後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聽力受損、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以引起發音不準,所以說發音不準不一定就是舌系帶過短。
「長痛不如短痛」舌系帶矯正手術是不是越早對寶寶越好?——最好是4歲後再手術
舌系帶過短是可以手術治療,但時間不宜太早,有研究數據指出,過早把系帶黏膜剪破易發生瘢痕,阻礙舌系帶的正常發育,等到孩子長大發現問題需要第二期手術。
推薦手術時間為4-5歲,孩子的發音與聽覺功能、語言環境、發音程度等因素有關,而這些因素在4歲時會漸漸完善。
溫馨提示:不過舌系帶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向後移位,即使舌系帶過短,經過訓練也能得到改善,大多數兒童不會發生髮育功能障礙。判斷舌系帶是否過短,最好經過專業人士的判斷或者進一步觀察,不要盲目地過早去「剪舌筋」。
真正需要剪舌系帶的情況只有兩種:一是孩子舌系帶過短導致吸吮無力,影響吃奶;二是孩子2歲後,舌系帶太短無法正常發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604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