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像穿高跟鞋一樣,特別是走慢的時候每一步都踮腳尖。要怎麼糾正啊?
小康君,我家寶寶一歲五個月了,剛開始學走路沒注意太多,最近發現寶寶走路總是踮起腳尖走,有些媽媽說用足尖走路是腦癱的表現,這是真的嗎?我現在特別擔心!是否需要去醫院檢查檢查?
用腳尖走路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足尖步態」,簡稱「尖足」。一歲左右學步的寶寶,在生長發育階段出現尖足是很常見的現象。
寶寶踮腳尖走路的成因
1寶寶剛學走路時重心往前,小腿肌肉往往也會出現緊張,身體的協調度不夠,對不同的地面還沒適應,缺乏觸地感,從而產生了踮腳尖這種走路方式;
2 鞋子不合腳、給寶寶穿了襪子摩擦力小,不方便剛學會走路的寶寶;
3一些家長為了省事兒,讓寶寶使用學步車,因為高度不合適使得寶寶習慣踮起腳才能觸及地面,從而導致即便離開了學步車也習慣重心往前踮起腳走路;
4部分寶寶的腿部發育異常,跟腱過短,影響行走功能,從而導致踮起腳尖走路的行為。一般這種情況呢,輕度可以通過肌肉訓練矯正,嚴重的就需要就醫治療了。
如何判別足尖走路是正常還是異常
上面我們講到了,寶寶尖足是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的,那麼如何辨別是正常的生理性尖足還是異常的病理性尖足呢?
生理性尖足通常在寶寶4個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階段時和10個月左右開始持續站立階段時會出現尖足的現象,但是隨著生長發育會消失。
(當然家長也要密切觀察,及時糾正)如果寶寶在學步期走得比較快,像小跑一樣時常會表現踮著腳尖走,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此外像原因里我們分析到的,鞋不合適也可能會影響走路姿勢,所以家長們也要注意排除外因來判別。不避免有些寶寶是正常的,但可能有用足尖走路習慣,那媽媽就要注意糾正了。
病理性尖足如果是病理性尖足往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會伴有運動發育落後、視聽反映不靈敏、尖足長期存在不消並出現了其他異常姿勢。在學會獨站後或者下蹲的時候也常表現腳尖站立,而且平時踮腳走的頻率很高,這就需要家長提高警惕了,必要時建議就醫診斷。
寶寶踮腳尖走路的影響尖足,並不可怕,只要早發現並進行早期干預,大部分寶寶是可以恢復正常的。但是如果寶寶出現這種行為,而家長沒能及時糾正,那麼長時間的踮腳尖走路就會導致寶寶的腳底受力不均勻,壓力集中在腳尖,其小腿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惡性循環,養成踮腳尖走路的壞習慣,嚴重者不僅影響站立坐姿,還可能導致關節畸形,出現剪刀步態,或者輕度的X型腿。
如何糾正寶寶踮腳尖的現象
1家長可與寶寶在木板或柔軟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寶寶的觸地感和抓地感,培養其平衡力;
2讓寶寶在斜波上行走以及用後跟走路,鍛煉寶寶的小腿肌肉;
如果是小腿肌肉過分緊張造成的踮腳尖走路,媽媽們可帶寶寶到專業的機構進行相關的物理治療,如拉伸小腿肌肉,推拿和進行適當的小腿肌肉訓練等。
3 若寶寶步態尚不穩定,應教會寶寶正確的步行軌跡,腳跟落地,平足,推送;
4 為寶寶選擇前掌比較容易彎曲的鞋子,有利於起步,更好地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5建議家長不要過分依賴學步車讓寶寶學步,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練習爬行,一來可以鍛煉四肢的協調性,二來可以更好的鍛煉腿部肌肉,待寶寶能夠自然的扶牆而立時,那麼離學會走路也就不遠了。
如果非要為寶寶使用學步車,那麼最好等寶寶七八個月大時能夠平穩坐立,頸部可以支撐起來時,而且學步車的高度必須調整到適合寶寶的身高,不宜過低也不宜過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5950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