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也會說話,七招教你讀懂孩子肢體語言!

當你的孩子出生後,你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了解他的各種心情的各種表達方法,包括飢餓、尿布濕、不舒服等。但其實這些心情也有一些共通的痕跡,像是踢腿、手臂抽動、拱起背部等,只需要父母多留神,就會明白。

一、了解寶寶的肢體言語

1、寶寶拱起背部

嬰兒拱起背部來反應他的痛苦或不安。大多數的情況下,寶寶拱起背部是因為胃灼熱。如果寶寶拱起中心的背部,那麼也許是回流的反應。

2、寶寶踢腿動作

這表明孩子很高興,他玩得很高興。踢腿通常是寶寶表達高興的方法。大多數的嬰兒在浴缸中會踢他們的腿,或是當你在和他玩的時候都會踢腿。

3、寶寶揪自己的耳朵

嬰兒揪著耳朵是用他自己的方法方法來表達發現他自己耳朵的高興。此外,當他長牙的時候,也會揪著耳朵。如果寶寶邊哭邊揪著耳朵,那麼他也許是耳部感染。

4、寶寶撞擊頭部

嬰兒會在地上或者嬰兒床上撞擊自己的頭部,當他感到煩躁或是痛苦的時候。來來回回的撞擊頭部提供給寶寶一種舒緩的作用。

5、手臂突然一動

手臂突然一動是寶寶對環境的反應,以及警惕的現象。通常情況下,新生兒聽到突然的噪音或是感覺到光線太明亮的時候,會扭動手臂,也或許在你把他放到地板或者床上時,或是感受支撐消失時,手臂顫抖。

6、寶寶握緊拳頭

嬰兒握緊拳頭是他在做規律的運動。但握拳頭也可能是是飢餓或壓力的表現。當寶寶餓時,他會變得緊張並握緊拳頭。

7、寶寶緊縮膝蓋

嬰兒緊縮膝蓋是消化道不適的表現。當寶寶感到腸蠕動不適、脹氣、便秘時,就會緊縮他的膝蓋,表現出不舒服的樣子。

二、新手媽媽怎麼應對寶寶的各種反應

1、寶寶不舒服時

假如你發現寶寶不舒服時,能夠先試著安慰寶寶的心情,撫摸他的背部或是腹部,減緩他的不適。假如還是無法舒緩他的不舒服,那麼就尋求醫生幫助。

2、寶寶煩躁不安

假如你覺得寶寶只是過分緊張而出現焦躁不安時,試著將他抱在懷裡,哼歌安慰他的心情。你也能夠摸摸他的頭和小手,傳遞一些關愛的溫暖。

3、寶寶高興的時候

當你發現寶寶很高興的時候,你能夠使用各種方法來回應他的高興,像是將他舉在胸前唱歌跳舞,或握著他的四肢揮動,這都能讓寶寶感到你的高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580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