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寶寶,在 6 個月之後會考慮添加輔食,這個階段遵守原則做好工作,才能減少過渡期的各種不適應,讓寶寶的胃口順利調整,也能避免以後各種不肯好好吃飯的喂養問題。
總之,這個階段不怕麻煩,以後才能少麻煩啊。
一、何時添加輔食?
建議: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滿 6 個月為引入輔食的最佳時間;部分發育較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但不能早於 4 個月,最遲不能到 8 個月。
因此,對於一般的寶寶,6 個月前最好能母乳喂養。不能純母乳喂養的則可以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但都提倡滿 6 個月添加輔食。
二、添加輔食順序上有什麼講究嗎?
添加輔食的原則
1. 優先引入含鐵輔食
根據最新澳大利亞新的嬰兒喂養建議,滿 6 個月以後的寶寶,應優先引入含鐵豐富的泥糊狀食物。這裡包括強化鐵的穀類食物(米粉)、肉泥、魚泥、豆腐等。當然,寶寶第一口輔食或許不是強化鐵的米粉,也不是肉泥之類的,但最初的輔食需要富含鐵。隨之,嘗試引入根莖類和瓜豆類蔬菜泥(如南瓜泥、胡蘿蔔泥)、果泥(如煮熟的香蕉泥、蘋果泥)。
2. 一種一種來
每種輔食要嘗試多次,甚至嘗試 10~15 次寶寶才能接受,這就要求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讓寶寶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接受新的食物。
3. 循序漸進增加種類
如果滿 6 個月的寶寶開始添加糊狀輔食,7~9 月齡的寶寶就不能只吃糊狀食物了,可以嘗試進食末狀食物,如爛麵條、碎菜、碎水果、蛋黃、肉末、魚末、豆製品等。
10~12 月齡的寶寶,就可以吃碎狀食物:碎饅頭、軟飯、碎肉、餛飩、水果塊(條)。
12 月以後的寶寶,就可以慢慢向成人的飲食模式過渡了。能母乳喂養的可以繼續母乳喂養,不能母乳喂養的最好要有一定的奶量,滿足幼兒高營養的需求。
三、時機不對有啥害處?
1. 過早添加輔食:
有的家長曾在 4 個月前就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如米湯、米粉或蛋黃,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
這個時候,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如唾液澱粉酶分泌還不夠活躍。添加澱粉類食物可能會導致寶寶因為消化不良而腹瀉,甚至影響寶寶發育。
2. 過遲添加輔食:
一方面單獨靠奶類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另一方面可能會錯過添加輔食的「窗口期」,導致添加輔食困難及喂養困難。有的孩子遲遲不能接受輔食,還有的孩子因為輔食添加過導致嚴重的貧血或發育落後。但如果天氣過熱、過冷或者患病時,建議暫緩添加。
四、爸媽常見問題
Q:為什麼需及時優先引入富含鐵的輔食?
A:根據《中國 0~6 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指出,2010 年,6~12 月齡的寶寶患貧血率最高,農村兒童貧血患病率高達 28.2%,主要原因在於輔食引入不當。
6 個月以後的寶寶,出生時體內儲存的鐵消耗殆盡,如未能從食物獲取足夠的鐵,則可能導致缺鐵或缺鐵性貧血。
Q: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蛋黃?
A:無論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還是在國外的指南上,一般都不建議嬰兒輔食首選蛋黃。一方面,蛋黃含鐵不高,所含的鐵為磷酸鐵,吸收率低。
蛋黃不是首選輔食,但不代表蛋黃不能給寶寶吃,畢竟蛋黃的營養相對還是很豐富的。在寶寶接受富含的鐵的輔食之後,就可以嘗試蛋黃了。
有的家長擔心蛋黃會過敏。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蛋黃並沒有問題。但對於少數有過敏體質等的孩子,可能會過敏。一旦確定過敏,請至少迴避 3 個月以上,才能再次嘗試。
Q:什麼時候開始吃鹽?
A:根據《中國膳食居民指南(2007)》建議,1 歲以內的寶寶不吃鹽,1 歲以後也要儘量少吃鹽。
有的家長會問:不給孩子吃鹽,那多沒有味道?
其實,孩子接受原味食物的本領可能超出你的想像,一旦吃了含鹽食物,那可能會記憶深刻,開始愛上加鹽的食物,容易習慣「重口味」、養成挑食的壞毛病,也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Q:到底喝果汁還是直接吃果泥?
A:根據澳大利亞最新有關嬰兒喂養的建議,不建議 1 歲以內的嬰兒喝果汁,添加輔食建議從果泥開始。1 歲以後也要限制喝稀釋的果汁。
果汁與果泥不同,水果榨成汁之後,維生素及膳食纖維會有損失,營養價值降低,且可能會帶來包括肥胖在內的健康隱患。另外,喝慣果汁的孩子可能會對白開水毫無興趣。
Q:添加輔食後寶寶腹瀉了怎麼辦?
A:有些寶寶在添加蔬菜、肉類、米粉等時容易出現拉肚子,這時候建議暫停加輔食,等寶寶好了之後再重新添加。
想要獲取更多育兒信息?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社長豌豆媽 Szwdwdm12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502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