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經歷過辛苦的分娩後終於「卸貨」了,許多新媽媽覺得自己終於能放鬆一下,但沒想到產後還有那麼多「檻」等著自己。
一、排尿
產後第一個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排尿。通常新媽媽在產後4-6小時內就可以主動排尿,若超過8消失未排尿,就屬於排尿困難,嚴重的還會導致泌尿系感染。這種症狀重在預防,可以適當多飲水,聽聽水聲,同時放鬆心態,越緊張就越難排出。
二、產後第一口奶
通常來說,處理好臍帶後,媽媽就可以進行哺乳了。新生兒的第一口奶要保證是母乳,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寶寶以後的體質,因為初乳中含有大量抗體,能讓寶寶少生病;此外,寶寶越早吮吸有利於增加乳汁分泌,減少日後奶水不足情況發生。
三、漲奶
漲奶的主要是因為新媽媽未能及時給寶寶喂奶,或哺乳間隔過長,乳房內的乳汁囤積過量,造成腫脹。所以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早哺乳勤哺乳。還有一些媽媽乳汁過多,寶寶吃不完,此時可以將多餘的奶水擠出來存入冰箱備用。如果出現乳腺管堵塞,可以請專業人員按摩。
四、產後運動
很多新媽媽在生產過程中消耗了大量體力,生完孩子後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天,這樣不僅不利於身體的恢復,還會妨礙尿液排出,引發排尿困難。長時間臥床易形成血栓,嚴重可致命。產後准媽媽可以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在床上翻翻身,伸伸胳膊,或者繞床行走等。
五、產後落髮
生完孩子後,頭髮開始大把大把的掉,尤其是洗完頭髮,於是許多新媽媽都選擇剪短髮。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新媽媽要保持心情愉悅,營養均衡,改用木質梳子梳頭,通常在產後半年左右就會恢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