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親媽就不會往孩子粥里放這些!

某王女士看到寶寶胃口不好,想方設法想讓寶寶多吃幾口,於是在鄰居的建議下在寶寶的粥裡面加了一點東西,結果寶寶半夜肚子不舒服,身上直冒冷汗,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由於媽媽事先沒有諮詢醫生,擅自往寶寶的營養粥里添加一些食物,導致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那麼,在給寶寶做營養粥的時候哪些東西是不能隨意添加的呢?

1、食用鹽

要知道,母乳、奶粉、米粉等都含有豐富的鈉元素,只要嬰兒進食正常,足夠滿足生長所需。如果再給寶寶添加食用鹽,可能會導致他們因為血液滲透壓加大,對腎臟造成一定的負擔。曾有8個月嬰兒因粥里加過量鹽,導致體內血鈉濃度高而脫水死亡的新聞。

1歲以內嬰兒不能吃鹽,以原味食物為主。除了輔食中滴幾滴橄欖油之外,不需要添加任何調味品,包括雞精和醬油。寶寶1歲以後,隨著腎臟功能和消化系統的逐步發育,當爛麵條、菜粥等穀物變成主食之後,可是當添加食用鹽,但是添加總量需要嚴格控制。

2、食用糖

除了鹽之外,很多媽媽會在南瓜粥、白粥和銀耳粥內給寶寶添加白糖或冰糖。中醫認為,過甜的食物屬於厚味食物,應該被列入輔食黑名單。和其他味道不一樣,甜味是寶寶生來就喜歡的味道。如果長期給寶寶攝入過甜的食物,不但無法感受天然的食物味道,還可能影響味覺和大腦發育。所以,建議媽媽要讓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

3、食用鹼

有些人為了縮短煮粥時間,在粥中放入一定量的食用鹼,這樣煮出來的粥又黏又爛,比較適口。殊不知這樣煮出的粥營養素損失是很大的。

做粥用的大米、小米、高粱等都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其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很穩定,而在鹼性環境中很容易被分解。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維生素的缺乏。

所以,煮米粥時不要放鹼,可以通過添加些糯米、燕麥等,既可增加粥的黏稠度,而且還不會破壞其中的營養物質,可謂是一舉兩得。

4、冰鎮食品

冰粥是目前非常受孩子們歡迎的食物,甜甜的口感,冰涼的質地,但是無論是在粥里加冰鎮食品或者直接將粥冰鎮,長期都是不利於健康的。

同時它也不適合體質寒涼、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僅會使人體的汗毛孔閉塞,導致代謝廢物不易排泄,還有可能影響腸胃功能。

5、雞蛋

雞蛋為什麼不適合加入粥里,這是有特指的。有些人喜歡將雞蛋帶殼直接扔進米里一起煮粥,這樣做其實並不好。

因為雞蛋殼上可能會有細菌殘留,是清水洗不掉的,直接放進鍋里煮並不好。正確的做法可以是將雞蛋打散放入粥中煮,最好等水開之後在放入。

粥,自古具有養生的說法,寶寶輔食吃粥本沒有錯。但如果家長因不明所以,給粥里加入以上輔料,恐怕得不償失了。所以,在給寶寶做營養粥的時候倒不如按照普通的程序,切不可隨意添加其它物品,要知道寶寶可不像大人們一樣消化功能如此之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431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