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4年,終於迎來小天使的降臨,這個喜悅的消息讓朱女士一家高興極了,尤其是她的婆婆,立即忙了一桌好菜等待兒媳從醫院歸來。
可是開心的時間沒過1個月,朱女士一家又陷入了擔憂之中。
這一個月朱女士是吃什麼都吐,有時候食物還沒入口,光聞到味道就入手下手嘔吐了。接連幾晚小腿都抽筋,疼得驚醒。
一家人陪同朱女士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都挺正常的。醫生透露表現抽筋可能有點缺鈣,讓家人不要過度緊張,並給朱女士開了一瓶鈣片。
可在婆婆眼裡,一瓶鈣片是無法給兒媳孫子補充營養的。從醫院回到家,婆婆立即給國外的妹妹打了越洋德律風,讓她寄點鈣片過來。並且每天變著花樣給媳婦做補鈣食物。
這一補就補到臨產,但是朱女士胎位不正,再加上羊水早破,提前剖宮產了。
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剛張開小嘴大哭,就把主治醫生嚇了一跳,「寶寶嘴裡長了牙」。
手術結束,醫護人員將朱女士跟孩子送完病房。同時主治醫師聯繫口腔科前來會診。「這顆牙要趕緊拔掉,長得不牢固,要防止它掉到食道或氣管里」。當天下戰書口腔醫師就將這位特殊病人的牙給拔了。
小寶寶長的是乳牙,成人長的是恆牙,而朱女士的孩子長得應該就是民間所說的「馬牙」。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民間稱之為馬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
雖然長黃白色小點的「馬牙」臨床上時常能見,但是像朱女士孩子這種長成型的完整小牙,卻是少見。
醫生透露表現,這多是朱女士在懷孕期間,補充的鈣過多,造成新生兒牙齦的過度增生。
孕期補鈣應該以食物為主,可以多吃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奶製品、豆製品、蝦皮、海帶、紫菜、魚湯、排骨湯等。
如果需要採用藥補的體式格局補鈣,則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自己隨意盲目補充,因為過量服用鈣劑,對胎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害無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