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是許多媽媽經常碰到的現象,一些新手媽媽往往對此驚慌失措,有時寶寶剛吐出泉水般的奶水,吐完不久又重新餓了想吃奶,其實大多數吐奶僅僅由於寶寶身體尚未發育成熟所致,不必過分擔心,但個別特殊情況需要注意。
生理性吐奶
所謂生理性吐奶主要發生於1歲前的寶寶,由於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以致出現嘔吐的症狀。主要是由於嬰兒的胃與食道之間的括約肌尚未成熟,在食道和胃有個地方叫做賁門,通常從食道到胃原本就要避免食物回流,但是由於賁門不像幽門有厚的肌肉當關防,因此很容易反流回去。通常在授乳後或喝了牛奶之後,會馬上出現嘔吐,嘔吐不是噴射狀、糞便正常、體重毫無增加,好發於3個月內的新生兒,通常在寶寶1歲後,可獲得改善。
應對方法
當寶寶出現嘔吐症狀時,媽媽先不要緊張,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口腔里的異物堵塞氣管,所以要將寶寶的頭部朝旁邊轉,讓嘔吐物流出來,避免嘔吐物誤吸嗆入氣管中,引起急性窒息性氣管阻塞。
當媽媽發現寶寶嘔吐時,可準備小毛巾、塑料袋或容器,讓寶寶側躺或坐著嘔吐,吐後要清除口內異物,不要馬上喂食,最好幫寶寶清潔一下,如漱口或擦拭口腔,去除嘔吐味道。清潔後須收集嘔吐物,觀察寶寶嘔吐時的情況,做為醫生診斷的輔助。
病理性吐奶
如果寶寶吐奶時是伴隨著高燒、腹瀉、痙孿等症狀,那麼很可能是得了其他疾病,如有下列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1.有嚴重的脫水現象:
口乾舌燥、皮膚乾熱、心跳加快、神智不清等症狀。
2.發生嘔吐且伴隨其他症狀時:
嚴重頭痛、嗜睡、頸部僵硬;胸痛且發熱;持續發熱超過48小時;發熱且右下腹疼痛;
發熱且畏冷;上腹或左上腹疼痛;大哭、嘔吐症狀不斷重複。
3.嘔吐物有問題:例如含有鮮血、深咖啡色物、黃綠色膽汁等。
4.頭部外傷後產生的嘔吐:例如腦震盪、頭部撞擊。
5.喝奶時像噴水狀吐奶。
6.吃了特定食物後,出現嘔吐、呼吸困難的症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348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