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明星伊能靜在美國做剖宮產後傷口沒有長好,於是微博吐槽美國醫生水平差,沒醫德。
吼吼,原來美國醫生的水平這麼差的喔!!~~有人如是說
哇哇,誰讓你去美國生孩子的,現在生壞了吧!!~~還有人如是說
怎麼著?生個孩子還會傷口長不好啊?!
會的,當然會!!
其實除了剖腹產,任何婦產科的、外科的手術傷口都有長不好的可能(專業人士稱為「切口癒合不良」)下面,俺們就來看看造成切口不癒合的原因有哪些?
醫生因素:有些傷口長不好呢,確實和醫生因素有關係。比如:
1、使用電器械
現 在手術,早就過了「洪荒時代」,已經不是您以為的影視劇里呈現的鋼刀的年代了(當然鋼刀也是必須要有滴)。更多的手術是使用電刀,就是手術刀是帶有電流 的,通過電流來切割您的肉。但是皮膚對電流很敏感,一般不要用電刀切割;有些人的脂肪對電刀也比較敏感,電流產生的熱能會導致脂肪的液化(想像一下豬油在 熱鍋里化開的場景吧)。所以,如果使用電刀不當,則可能造成切口癒合延緩。
2、縫合技術問題
有些醫生的縫合技術有缺陷,比如沒有很好的止血、縫合的時候選擇的縫線不對(告訴您,手術用的縫線就有好幾十種喔!)、縫合切口的時候沒有對齊、有些該縫合的地方沒有縫到(留下死腔),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傷口沒長好。
3、傷口感染
有時候感染是自己的原因,有時候是醫院或者醫生的原因。比如手術中消毒不嚴格、無菌操作有問題、病房被細菌污染等,都可能造成感染。當然,醫源性感染的發生率在大型的醫院是比較低的。
自身原因
很大比例的傷口長不好,其實和醫生或者醫院關係不大,主要是患者自身的問題。比如:
1、二次切口甚至多次切口
所謂二次切口,就是在原來有的手術切口上再開一刀,PP自己遇到最多的是4次切口。伊能靜的剖宮產切口就屬於二次切口。衣服破了,補一次還能穿,原地補兩次恐怕很快就爛了吧!手術切口也是一樣,統一部位切開的次數越多,癒合出問題的機率越大。
2、過度肥胖
醫生看到那些「瘦的不明顯」的患者,都是比較頭痛的。因為皮下過於肥厚的脂肪,很容易在手術後出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脂肪液化」。在氣溫高的時候,脂肪液化的風險更高。所以,為了手術傷口快快好,那些瘦的不明顯的朋友們趕緊減肥吧!
3、合併其他疾病
糖尿病(尤其是血糖控制得不好的糖尿病)、營養不良、貧血等患者手術後發生傷口問題的風險比較高。說白了,就是傷口太有營養不好(甜甜的傷口,真是細菌的最愛啊!),太沒營養也不好(沒營養不長個,沒營養也不長傷口啊,您說對不?!)
4、傷口感染
感 染,有時候是患者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有些病人比較心急,每年都要自己偷偷的把覆蓋傷口的紗布打開來看看,甚至還有用自己的「髒手」摸摸,這可就大大 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如果患有貧血、營養不良、惡性腫瘤、免疫功能下降等情況,那麼機體自身的體抗力會比較差,細菌最喜歡在這種「虛弱」的身體里搗亂了,傷 口自然不能倖免。
5、不明原因
有時候一切情況都好好的,但是傷口就是沒有長好,這個可能只能歸結為體質因素了。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傷口有癌細胞,絕大多數的手術傷口經過適當的處理都是可以長好的,我們需要的無非是耐心而已。
回到伊能靜的例子,因為我們都無法獲知她詳細的醫療情況,所以不能判斷傷口出問題的根源是什麼。但是,如果不幸您和伊能靜一樣傷口出了問題,以其在網絡上抱怨,不如積極配合醫生儘快讓傷口長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320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