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貝做輔食,一點都不比做大人飯輕鬆,甚至更麻煩,忙不過來的媽咪萌生出一個想法:寶貝已經漸漸長大,大人飯、娃娃餐相互遷就一下,一定省力不少。可問題是「大小通吃」可行嗎?

示意圖
【初加輔食不宜「大小通吃」】
雙雙媽為了讓7個月的女兒每餐營養更豐富,決定除了辣、咸等重口味,就讓寶貝與大人一起吃。雙雙媽特意將大人的食物多烹飪一會兒,然後盛出來剁碎了喂給女兒。然後,在剩下的食物里加些調料大小吃,雙雙媽覺得,這麼做真的挺方便。

示意圖
【專家Say】
大人每日攝入的食物品種比較多,但是初加輔食的嬰兒卻應該以少量、簡單為原則。媽咪給寶貝添加輔食,應該一樣一樣地添加,每樣食物寶貝嘗試3~5天可以適應,不出現過敏反應,才可以添加下一樣。否則,寶貝出現對食物的不耐受或者過敏現象,媽咪很難找到具體的食物源。
【「大小通吃」容易高鹽高油】
可可一歲半了,對之前吃的輔食突然沒了興趣。有一次可可在飯桌上吃了些大人的菜,特別喜歡,吃了很多。想到寶貝已經一歲半了,可可媽想,以後就和大人一起吃吧,做飯時把菜、肉剁得細碎些就行了。

示意圖
【專家Say】
大人的飲食習慣是長久形成的,而嬰兒期的喂養方式,往往為寶貝的飲食習慣打定了基礎。在以前,我們沒有認識到多油多鹽的危害,所以,很多大人小時候,已經因父母的喂養方式養成了重口味的習慣,再改也不好改了。但最新研究表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都跟小時候多鹽多油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
如果一個小寶貝接觸了大人的重口味,對於清淡的食物,會越來越不願意接受。這會為寶貝長大後的健康狀況埋下隱患。所以,即使是將成人的食物加工到細碎,也是不適合寶貝的。父母最好能單獨給寶貝準備食物。
【軟爛粥類更適合「大小通吃」】
悅悅6個月了,以前一直純母乳喂養,現在終於能吃點輔食了。小米粥、大米粥……喝粥,本來就是悅悅一家人的大愛,這下子,又多了小人兒的參與,真是熱鬧。悅悅媽煮粥格外用心,直到米粒特別軟爛才關火。悅悅很愛吃,悅悅媽也覺得挺省事。

示意圖
【專家Say】
軟爛的大米粥小米粥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嬰兒食用。對於出生後1周至3個月的嬰兒不必補鐵。由於嬰兒的生長發育,到了四個月的時候,寶貝體內的鐵,開始逐漸消耗,所以六個月以上的嬰兒,經常會出現貧血現象,這時候需要補鐵。所以,媽咪在做輔食的時候,應該考慮給寶貝加入含鐵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豬肝、瘦肉等。這些補鐵類食物,可以先煮好了,研碎了,混合在爛粥里喂給寶貝。不過,最初添加這樣的食物時,先做少量、單獨的添加,確保寶貝不會過敏時再加入粥中。
【三歲「大小通吃」宜清淡】
年年再有三個月就三歲了,他的乳牙都已經長齊了,媽咪做飯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要煮得很軟很爛了,相反,年年特別喜歡長長的麵條,一塊一塊的蔬菜。媽咪懶得做飯的時候,會在外面的快餐店訂餐,年年像小大人一樣能和大人吃到一起了。

示意圖
【專家Say】
兩歲多的寶貝,在主食方面幾乎可以和大人吃的一樣了,米飯、饅頭、麵條,這些主食,大人幾乎不用再特別加工,就可以給寶貝享用了,蔬菜也不用再做成菜泥了,只要切成塊狀寶貝就可以咀嚼了。但對於纖維過多過粗的蔬菜,比如芹菜等,還有豆類的食物,媽咪還是要特別處理一下。粗纖維的蔬菜要加工成比較小的塊,而豆類食物,依然要軟爛或者是泥狀,避免寶貝發生危險。媽咪對寶貝依然要堅持少油少鹽的飲食,大人可以在菜熟了時先將寶貝的盛出來,然後再加比較濃重的調料。
另外,3歲以下的寶貝是患腸胃病的高危人群,腸胃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唾液,因此,如果吃外賣的食物,除了考慮能否做到少油少鹽外,還要格外注意衛生。
【寶貝不可多食刺激食物】
樂樂的爸爸媽咪都很偏愛吃辛辣的食物,樂樂小的時候,媽咪會專門給樂樂烹飪清淡的飲食,但是最近有一次,樂樂品嘗了媽咪做的香辣拌雞絲,表現得特別愛吃。看著兒子愛吃的樣子,夫妻倆可開心了,看來兒子真是遺傳了父母的特點呀!從那次起,樂樂媽就經常讓快三歲的兒子與他們一起品嘗辛辣菜肴了。

示意圖
【專家Say】
三歲左右的寶貝,偶爾品嘗一下有些刺激的蔥、姜、蒜、辣椒等是可以的,但只是偶爾少量的品嘗,千萬不可以將吃辣當成是寶貝飲食的常態。一方面,三歲以前的嬰幼兒全身各個器官都處於一個幼稚稚嫩的階段,而辣椒會刺激胃腸道,同時還容易引起上火,出現便秘、鼻血、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另外,辣味還會過度刺激寶貝的味覺器官,導致寶貝偏食現象的出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281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