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情況才算便秘
媽媽們要注意只有排便次數少,排便吃力,而且每次大便都十分乾燥的情況才算是便秘,缺一不可。
通常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嬰兒每天大便3~4次,配方奶嬰兒2~3次,吃輔食之後每天1~2次,但是由於母乳的吸收效率很高,純母乳的情況下,一周不排便都是有可能的!
2. 正常的便便是什麼樣的
是黃色的而且比較柔軟。
3. 為什麼會出現便秘
便便是食物殘渣、水分、胃腸分泌液等物質組成的,剛形成的時候水分的比例很大,在排出之前會保留在結腸內,但是結腸黏膜會不斷地吸收其中的水分,保存的時間越長就會越乾燥,就越難排出,最後就會形成便秘。
4. 嬰兒為什麼會比較容易便秘
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寶寶便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為母乳的吸收率很高,食物殘渣很少,但是如果過早地添加鮮牛奶(1歲之前)、固體食物,還有如果輔食添加過量,由於嬰兒的腸蠕動能力弱,這些外因可能會形成便秘。
5. 出現便秘後如何應對
(1)科學喂養
1歲以內不要喝鮮奶,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要貪圖量大,量要慢慢增加,種類也要逐步增多,先保持3天穩定期,沒問題之後再增加數量和種類。另外最好不要用奶沖米粉,這樣如果沒有攪拌均勻,可能會加重寶寶的腸胃負擔。
另外有一點很重要,奶粉沖調比例一定要按照正確比例進行,不要覺得稠一些寶寶會更健康,過稠的奶粉會增加便秘的發生,還有過量補鈣也會造成便秘。
(2)增加纖維素的攝入
原理是這樣的,腸內細菌敗解纖維素形成短鏈脂肪酸和水,從而降低大便稠度,只有保證足夠的纖維素攝入才能形成足夠的水,便便才不會幹燥。母乳和青菜中都蘊含纖維素,如果寶寶已經可以吃輔食了,可以給他做青菜泥補充纖維素,但是注意不要攪拌得太細碎,加工過度的話效果會減弱,還可以給他喝蘋果水進行補充。
(3)使用藥物治療
最常用的藥物就是開塞露,成分是甘油,滴入肛門很快就可以刺激排便了,本身對人體無害,但是長期使用會形成心理依賴,還有就是可以口服小麥纖維素與乳果糖。
乳果糖是用來促使雙歧桿菌增殖的,雙歧桿菌多了就可以與纖維素作用分解出短鏈脂肪酸和水,從根本上解決便秘問題。
(4)不要過度清洗寶寶的奶瓶等餐具
嬰兒的腸道是需要建立正常的菌群的,一般母乳喂養的寶寶因為與媽媽乳 頭的接觸,會比較容易建立,但是喝奶粉的寶寶如果餐具過於乾淨,則會影響菌群的建立,繼而影響正常的消化。
除了前面說的幾種便秘的原因,還有一種原因會造成便秘,那就是「先天性巨結腸」,這是腸子本身的問題,需要進行手術等方式治療才能解決。
另外便秘的時候不要吃香蕉,香蕉不會通便,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可以適當地吃些蘋果,效果會比較明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280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