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足這4條標準,寶就是「不會洗手」
洗手?
這誰不會啊,水龍頭打開,就OK了,
有麻麻很不理解,小南居然問這麼沒「技術含量」的問題,這是不信任她呢,還是小瞧了寶?
小南還是先來說說,為什麼要關注洗手這一話題:
很多常見的傳染病,像什麼感染性腹瀉、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寄生蟲病、皮膚感染、沙眼等疾病,說頭疼也頭疼,說預防也不是沒辦法,因為它們有個共同特點,就是能經「手」傳播。
所以,堅持用肥皂洗手+正確洗手,從小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是預防這類經手傳播疾病的有效手段,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全球位居兒童死因前兩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和感染性腹瀉的死亡率,會分別下降25%和50%。
所以,小南想問:你家的寶會洗手嗎?
不滿足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這4條標準,都不是正確的洗手:
1、吃東西前、上廁所後、幹完活或下班後、接觸錢幣後、去醫院或接觸病人後等5種情境下每次都洗手;
2、洗手時使用流動水沖洗;
3、洗手時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潔用品;
4、洗手時長不少於30秒。
理論說完,說細節,小南就是體貼溫柔:)
寶怎麼樣才算「會洗手」呢?
正確的基本步驟是:
一、濕
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我們的口訣是「內外夾弓大力腕」)
第一步:內
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
手指交叉,掌心對手背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夾
交叉交叉,掌心對掌心揉搓;
第四步:弓
雙手互握,揉搓;
第五步:大
握住另一隻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
第六步:力
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
第七步:腕
螺旋式擦洗手腕、手臂,交換。
三、沖
用清水把手沖洗乾淨。
四、捧
用清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再關閉水龍頭。
五、擦
用乾淨的毛巾/紙巾擦乾或烘乾機烘乾。
是不是很枯燥?麻麻們可以邊教寶寶,邊哼這首《洗手歌》——
洗小手,打肥皂。
輕輕搓,起泡泡。
手心手心搓一搓,
十個手指搓一搓,
手背交叉搓一搓,
手腕轉圈搓一搓。
沖乾淨,甩一甩,
比比誰的手最白!
這麼多年手白洗了的感覺……不說了,跟著寶一起洗手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265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