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這兩天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二寶媽媽在兩次哺乳的過程中,都是在生產的第二天出現了血色乳汁,越擠越紅,令人觸目驚心。經乳腺科專家會診以及乳房彩超診斷,乳腺沒有發生病變。但是醫生建議媽媽暫停哺乳,待身體恢復後再做進一步檢查。媽媽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非常傷心,也非常堅定的想要給孩子哺乳。於是媽媽每天非常辛苦的排奶,等待乳汁變白後讓孩子吮吸。
無獨有偶,之前我看到過一篇報道,同樣也是一位新手媽媽,在母乳喂養的時候發現乳汁中有大量的血液存在。經過乳腺外科的專家會診後,醫務人員建議她排空乳汁中的血性物質後再喂養寶寶,於是這位媽媽同樣也是藉助專業手法屢次排空乳汁。
經歷過排奶的媽媽應該知道那是怎樣一種酸爽滋味,我在剖腹產後第三天上午開始漲奶,硬邦邦的乳房讓我坐臥不寧,渾身難受。不得已請了排奶師幫忙疏通乳腺,過程中讓我齜牙咧嘴,唧唧怪叫的程度不亞於剖腹產當晚護士為了幫助我排出惡露而對肚子的無情按壓……
所以,這樣的媽媽、這樣的母愛,都是這麼的偉大!
媽媽出現血乳,先排除乳房和身體病變的可能後,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懷孕身體激素增長,乳房毛細血管膨脹過大,或者是因乳汁淤積時間過長,導致有一部分毛細血管破裂,所以乳汁變成了血色。這種情況是可以慢慢癒合的,所以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繼續哺乳或者轉化為奶粉喂養。
圖片源自網絡
不過,在坊間還有關於乳汁是媽媽的血液轉化而來的小故事:一位50多歲的教授,將他太太生完孩子後的初乳放入一個玻璃瓶里,用蠟封口放入一個盒子,想要等孩子結婚時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送個他。二十多年後,孩子結婚時教授打開封印的盒子,發現裡面的乳汁變成了一瓶紅色的血液。
很多人都認為,女人的血液下行時例假,上行就是乳汁。所以,母親哺乳就是用自己的血液在喂養孩子。
很感人的故事和結論,在情感上充分的謳歌了母愛的偉大。哺乳媽媽的確非常辛苦,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母乳真的是媽媽的血液轉化而來的嗎?
圖片源自網絡
【乳汁】
准媽媽在妊娠期體內雌性激素迅速增加,到了妊娠後期和哺乳期,在腦垂體分泌的催乳激素的影響下,乳腺細胞會合成乳汁里的各種蛋白質和營養成分,使媽媽分泌出最適合寶貝的天然營養飲料——乳汁。隨後,在嬰兒對乳 頭不斷地刺激,乳汁才會奔涌而出。
【血液】
血液是在人體循環系統中,為身體各部分的組織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帶走代謝廢物的,並且承擔免疫等功能。血液的紅色主要來自於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是輸送氧氣必不可缺的物質。血液中存在大量的紅血球,紅血球的90%是由血紅蛋白組成。
【兩者的關係】
血液和乳汁里都有蛋白質、脂肪,但乳汁里沒有紅細胞,也沒有血紅蛋白。血液可以為乳腺帶來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卻無法通過血管壁進入乳腺。
我看到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乳腺相當於食品製造廠,血液相當於廠外的物流公司,將貨物送到工廠門口後,就由工廠自己的後勤—乳導管負責。所以,乳腺和血液相當於沒有直接見過面,也不存在共通的問題。也就是說,乳汁不等於血液,也不是由血液形成的。
圖片源自網絡
這樣的事實聽起來遠不如「乳汁是由媽媽的血液轉化而來的」感人,但是科學就是需要一種嚴謹的態度。生活本就如此,科學探月讓我們知道月球上似乎沒有生物存在,可不影響我們的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流傳下來若干年並還會繼續下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