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電影絕命終結站擅用各種離奇的意外死亡橋段,勾起觀眾對於環境中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的恐懼,因而造成一時轟動,也連拍了好幾集,這系列影片也警惕我們對於生活環境安全上的注意。
對於剛迎接生命喜悅的爸媽們來說,同樣也不能承受寶寶任何一點意外閃失,而且許多時候這些危險都是可以被避免的,所以今天來談談嬰兒床上的「絕命終結站」。
先看看這兩張嬰兒床的布置,讀者朋友喜歡哪個呢?
感覺上圖看起來比較溫馨可愛吧…嬰兒床本來就應該擺好多好可愛的東西不是嗎?但專家告訴你,很多東西都是多餘的而且可能會致命的!
說到這得提到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的嬰兒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就是指在一歲前的寶寶突然死亡,常常發生在睡眠時,經過各種工具尋找死因都無法得到結論,這造成許多家屬的心碎,更是許多醫療糾紛的來源。SIDS是「嬰兒非預期性猝死」(Sudden Unexpected Infant Death, SUID)的大宗,嬰兒非預期性猝死分為三類:
1. 經過詳細的檢查化驗還找不到死因的叫「嬰兒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
2. 沒經過詳細檢查化驗不了了之的叫「死因不詳」(Unknown case)。
3. 「床上意外」造成的死亡(Accidental Suffocation and Strangulation in Bed),也許是被悶住、被大人壓到、頭或手腳卡住等等…(嗯…比較像絕命終結站會出現的情節…)
資料來源:美國CDC網站
雖然診斷工具進步以及1992年後開始宣導預防SIDS的措施,不管是嬰兒非預期性猝死或是嬰兒猝死症候群都有明顯的下降,但到2013年美國統計還是有近3500個寶寶發生非預期性猝死,1500個寶寶為嬰兒猝死症候群,而全世界仍有約兩萬多個寶寶死於嬰兒猝死症候群,對於家屬來說,碰到了就只有0與1的差別了!
要如何為嬰兒布置張好床避免悲劇發生呢?
我們不僅要預防SIDS,更要預防「床上意外」造成的死亡,上圖透露出另一個資訊,就是意外造成的死亡是逐年緩慢上升,當然可能是偵查與法醫化驗的技術進步,可以找出種種意外的死因而使數量上升,但也表示因疏忽造成的意外一直都存在著,且比重在增加,這些是我們可以去努力預防的!簡單整理成十個步驟:
嬰兒床
‧床欄間距適當:床欄的間距過大容易造成寶寶手腳卡住,甚至頭卡住的意外,床欄間距不要超過7公分,床欄高度從床墊算上來至少66公分以上。
‧床鋪組裝確實:千萬不要看DM或網路購物選床,一定要去實體店家實際測試一下各零件是否會鬆脫,承重時會不會不穩,在此強調不要再使用可以升降的側拉欄嬰兒床,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於2011年已經明令禁止使用此類產品,已有不少這種側拉床欄鬆脫夾死嬰兒的意外發生了,美國已召回這樣的嬰兒床共超過500萬張以上,台灣卻一直沒有類似的呼籲,事實上各大嬰婦用品店,百貨公司都仍在陳列這類產品。
‧合格平坦床墊:床墊不可太軟,寶寶睡在上面不能下陷,床墊與床欄間不能有空隙,大於3公分的空隙將可能使寶寶卡在其中,有窒息的危險,IKEA因此於2015年大規模的召回17萬個有問題的嬰兒床墊。
‧床鋪淨空無雜物:新生兒不需要玩具,其實他們也看不懂,一切有可能蓋到口鼻的絨毛玩具、玩偶都不需要,嬰兒床常用的軟床圍沒有證據顯示可以保護寶寶,反而有可能塌下來壓到寶寶,或是綁帶勒住寶寶的手腳脖子等等,較大的嬰兒甚至有可能利用床圍翻過圍欄造成危險。
嬰兒室環境
‧無菸環境:二手菸已有諸多證據顯示會造成嬰兒猝死,所以當家中已經有了寶寶,給自己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戒菸吧!如果家中成員要抽菸,請去室外空間,在室內吸菸所殘留的尼古丁等物質都可能會進入寶寶體內。
‧避免過熱:過熱的環境也是造成SIDS的危險因子,無奈在華人社會,「有種冷叫做阿嬤覺得你冷」…嬰兒室的溫度可以讓大人穿個薄衣便覺得舒適即可,而寶寶的衣物就與大人穿衣的厚薄差不多就好,可以摸摸寶寶的身體感受一下體溫,要是已潮濕流汗就是包太多了,手腳的溫度並無法判別冷熱,所以別再把寶寶包成肉粽了,不只是容易SIDS,更容易把寶寶悶出一大堆疹子。
睡眠要點
‧仰睡不趴睡:自1992年起開始倡導仰睡之後,SIDS發生率就直直降,因此不管什麼理由,都應該要讓寶寶面朝上仰躺睡覺。另外精神不錯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趴著玩耍,訓練脖子的肌力。
‧可考慮使用奶嘴:奶嘴的吸吮可以降低SIDS的發生率,有關於奶嘴的使用,可以參考看看筆者之前的文章。
‧母嬰同室不同床:母嬰同床是好方便照顧,但是大人床太軟,棉被太大,可能使寶寶容易陷下去或是被蓋住而窒息,與極度疲累的大人同睡更有被壓到的危險。
‧連身睡衣使用:在嬰兒床上其實連枕頭、毛巾、被單等等都不是太需要,這些東西都有可能讓寶寶窒息,此時可以考慮連身的睡衣或是防踢被,穿在身上不會蓋住口鼻也有保暖的功能。
嬰兒床防撞護墊 暗藏窒息危機 美專家籲禁用
父母使用買嬰兒床,通常為了怕嬰兒撞到頭、或是手腳卡在欄杆上,都會在側邊加裝防撞護墊,不過小心防撞護墊可能會導致嬰兒窒息。美國一項調查發現,近30年的嬰兒死亡案例中,就有60%以上是因為趴在護墊上窒息而死亡,美國專家將防撞護墊視為危險物品,呼籲應該要禁止使用。
小嬰兒在遊戲區東爬西爬,玩具玩累了就要到嬰兒床睡覺,家長為了怕撞到旁邊欄杆,還加裝防撞護墊,但小心嬰兒可能會有窒息危險。
家長:「還不太會動的時候是有用一陣子,是會去注意,因為縫隙也可能會卡到手腳,會有點擔心。」
家長:「我一樣也是鋪浴巾,就是摀住鼻口還是可以呼吸,我就鋪三層當床包。」
嬰兒床防撞護墊最初設計目的,是為了保護嬰兒在嬰兒床內翻滾時頭部及四肢不會因撞擊護欄而造成傷害。不過,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西哈奇(Bradley Thach)領導的研究小組調查發現,防撞護墊很容易堵住嬰兒的口鼻造成窒息死亡。這項調查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兒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s)。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近30年的嬰兒死亡案例中,就有60%以上是因為趴在護墊上窒息而死亡,增加3倍以上,像是常用的這種嬰兒床,台灣規格是欄杆間隙不能超過6公分,但家長還是擔心撞到頭,還會在旁邊加裝這種防撞護墊,不過這種防護墊不透氣,又有厚度,若沒注意到嬰兒趴睡,可能會堵住嬰兒的鼻子和嘴巴而窒息。
在此之前,美國學界與醫界就有類似呼籲。2007年一項報告顯示,有27件嬰兒意外死亡可歸咎於防撞護墊。此後,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與馬里蘭州都下令禁止銷售嬰兒床防撞護墊。馬州是美國第一個在全州範圍內實施此禁令的州。
靖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不過台灣因為使用比例沒那麼高,才不會像國外有這麼多傷亡案件,死亡除了疾病以外最嚴重是窒息,窒息70%來自溢奶再來是毛毯,再來是我們奶嘴繫附的繩子,還有趴睡這幾種,都是造成風險最嚴重的。」
除了防撞護墊暗藏窒息危機之外,毛毯及安撫奶嘴繩也都是高風險的嬰兒用品,專家呼籲照顧嬰幼兒最好還是別離開視線範圍,有任何狀況即時處理才能阻止意外發生。
防護墊窒息率提高,目前美國已經呼籲要禁止使用,在台灣也曾經發生嬰兒卡在床邊的護欄墊窒息案例,要使用防撞護墊,父母不能讓嬰兒離開視線,才能避免無可挽回的悲劇再發生。
希望以上的說明可以讓家中有新生兒或是已經在準備布置溫馨的嬰兒房的爸媽可以注意到嬰兒床上潛在性的危險,不讓嬰兒房變成寶寶的「絕命終結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2306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