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新學期的入園季了,每到這個季節,就有一大批家長會焦慮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對於9月1日的來臨,他們期待並恐懼著。他們就是幼兒園新生的家長。
對於他們來說,在身邊幾乎從未分離過的孩子送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一方面害怕孩子不適應,哭得厲害,另一方面也擔心入園以後,孩子會不會頻繁生病,畢竟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鐵律——入園生病。
下面這些家長都是過來人,先聽聽他們的說法
順順媽媽:入園後每月病一次,醫生都不讓送幼兒園
去年9月,順順開始上幼兒園。上了三天幼兒園回來,就開始發燒感冒咳嗽,一病就是半個月。好不容易好了,送到幼兒園不到一個禮拜,又開始流鼻涕。反反覆復折騰,從幼兒園到醫院,再從醫院到家裡,平均下來,每個月起碼要病一次,有時候得兩次。後來再去醫院,醫生很直接就跟我們說:孩子抵抗力太弱,不建議繼續送幼兒園。可是不送幼兒園怎麼辦,我總不能辭職帶他吧,而且不去接觸外面的社會,以後上學就更難適應了。真是進退兩難。
小寶媽媽:一年生了三次傳染病,還傳染了全家
小寶的身體一向很好,在上幼兒園前幾乎沒有生過病,更沒吃過眼打過針了。剛上幼兒園那陣,他也確實表現出了強大的免疫力。別的小朋友輪番生病,只有他屹立不倒。好景不長,小寶成了幼兒園第一波水痘病毒的受害者,發病第一天就被老師遣返回了家。我帶他去醫院確診後,就在家裡陪伴他。沒想到,一個禮拜後,家裡除了生過水痘的奶奶外,我和他爸爸都中招了。大人生水痘,症狀比孩子重多了。當小寶活蹦亂跳的時候,痛苦的我和他爸只能躺在床上哼哼。這次之後,小寶又生過一次手足口病和一次咽峽皰疹,都是幼兒園傳染的。
儘管上面兩個孩子的情況屬於特例,但事實上,孩子入園以後,生病的幾率確實會大幅上升。這個主要有下面幾方面原因
1、交叉感染
幼兒園小朋友多,環境複雜,入園前的孩子一般都只呆在比較單純的環境里,所以剛入園的時候,小朋友之間的交叉感染是難免的。
2、情緒原因
剛入園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第一次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第一次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要按規律喝水、吃飯、玩等等。分離焦慮、適應焦慮、生活規律的改變都要讓小小年紀的孩子面對,受不了了,自然就生病了。
3、喝水、進食失去規律
幼兒園老師再細心,也不可能像父母那麼周到。特別在喝水上,一般都會安排固定的時間小朋友們一起喝,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孩子不渴就錯過了,喝水少了自然會生病。還有吃飯,父母有時為了補償孩子在幼兒園的伙食,會在放學後儘可能的補償給孩子一些吃的,暴飲暴食破壞了飲食規律,孩子就病了。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入園生病的鐵律呢?事實上,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儘可能的減少生病的機率。
1、孩子病沒好透,別送去醫院
這是為你的孩子負責,也是為其他孩子負責。如果每個家長都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幼兒園裡生病的孩子會好很多。
2、入園前教會孩子敢於表達
特別是最重要的三句話:「老師,我要喝水」;「老師,我要尿尿」或者「拉臭臭」;「老師,我冷了」或者「熱了」。這樣,即便老師精力有限,只要孩子主動表達,老師一定會滿足孩子生理需求的。
3、與老師保持順暢溝通
入園前,家長一定要主動與老師充分溝通,把孩子生理、心理上的問題都反應給老師,讓老師對寶寶有個全面了解,以避免在幼兒園發生不必要的意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