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奶奶究竟誰更愛寶寶

剛剛聽到一個女同事在抱怨,寶寶最近拉肚子,是因為奶奶給吃了西瓜。吃之前就阻止過,但是奶奶不聽,執意要給寶寶吃,結果寶寶拉肚子已經三天了。最近幾天婆媳關係也不好,奶奶想讓寶寶和她睡,方便照顧。媽媽擔心奶奶照顧不好,強硬的拒絕。好在這個戰火連天的家庭里有一個「優秀的救火員」——寶寶的媽媽,奶奶的兒子。最終這位救火員讓奶奶來和寶寶一起睡,但是要求奶奶不能在給寶寶偷偷吃東西了。這也算是換來了一時的和平。

婆媳關係自古就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細細想來,兩個女人在幾十年前毫無關係,只是因為一個男人而產生了關係,甚至是這兩個女人其中一個叫另外一個媽。沒有寶寶之前似乎還好,等到有了寶寶以後,關於怎麼樣照顧寶寶問題,可能把本來就敏感的婆媳關係變得更加敏感。

我們可能經常接觸一些「老人帶寶寶的幾大弊端」,「這幾種老人不適合帶寶寶」,「老人帶寶寶造成的性格缺陷」,這種類似的文章太多了。不得不說,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老人很多觀念在現在的寶寶身上已經過時了。但是我們不能否認老人對寶寶的愛,可能有的時候這種愛不是正確的。

還是剛開始哪位同事的故事,寶寶還不滿一歲的時候,需要添加輔食。她無意中看到奶奶居然再給寶寶嚼飯,那是第一次和奶奶發生衝突。按照同事的描述,這位奶奶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但性格上稍微有些固執。最終還是「優秀的救火員」出馬,給奶奶看了一些相關口腔內有細菌的資料,並且告訴她這些細菌對寶寶的影響非常大。從那以後奶奶改掉了給寶寶嚼飯的習慣。

不得不承認,這位奶奶知道對寶寶可能導致的後果以後,再也不用這些錯誤的方法。得出的結論是奶奶和媽媽同樣愛寶寶,只是在方式上有差別。偉大的毛主席說過,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同樣是愛寶寶,為什麼不能化干戈為玉帛呢?

可能有人說,你是站在說話不腰疼!如果這麼容易解決,婆媳關係就不會那麼敏感了。沒錯,說的很多。對於媽媽來說,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和原則。心態很好理解,不要急躁,當奶奶做了一些在我們看來不當的事情時,儘量耐性的提醒她,或者可以讓老公出面。媽媽時刻要記得,寶寶是奶奶的親孫子,虎毒不食子,奶奶做的一切從心裡都是為了寶寶好。另外就是原則,非常重要。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的,絕對不行。比如說今天早上在評論中看到的,奶奶非要給6個月的寶寶輔食中加很多鹽。這是絕對不行的!(具體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嬰兒究竟能不能吃鹽和香油,有答案了!》)這是因為奶奶的學識決定的,可以拒絕,但是不要把關係弄的太僵。

假如有一個非常不講理的奶奶,不管對錯完全不聽別人意見。請你的老公出面,關於喂養寶寶或者日常照顧方面,儘量不要讓奶奶參與。實在不行,只能是暫時的分開住。不管怎麼樣,千萬不要把關係弄的太僵,拋開老公不說,難道你不願意多一個人愛你的寶寶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132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