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傍晚,寶貝就開始歇斯底里地哭上了,他的哭鬧簡直跟鐘錶一樣地準確,只要聽到他的哭聲,爸爸媽媽就知道6點到了。哎,說真的,這樣沒原由地哭真是挺鬧心的。
很多媽咪抱怨,為什麼自己家2、3個月的小寶貝到了傍晚就哭,而且怎麼哄都哄不住。即使全家人輪番上陣,使出各種花招,寶貝就是不買帳,還是歇斯底里的哭。實際上,寶寶一到黃昏就會煩躁、哭鬧,這種情況叫做寶寶的「黃昏焦慮症」。
為什麼一到傍晚就會哭
寶貝們似乎受到生物鐘的指引,到了這個點就該哭了似的。一天中快要結束時的「黃昏啼哭」成了他們每天的必修課。有專家認為,經歷了一天的活動後,到了傍晚時會覺得疲倦、勞累,再加上他們的神經發育不完全,自己還不能排解太陽落山時的壓力,所以就會表現出在黃昏時哭鬧不安。
一天中寶寶要不斷地接受和處理外界環境中的新信息,難免會有負荷過重的情況出現。隨著一天的過去,神經系統地負擔越來越重,最後終於支撐不住,爆發崩潰成為一種哭鬧不安的現象,藉此寶寶可以把一天的壓力發泄出來。等到這一段哭鬧結束,神經系統又可以開始重新整頓,準備好迎接下一個24小時了。
還有的心理專家卻認為,寶貝這個時候愛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傍晚時爸爸媽媽的耐心也變得差了。因為爸爸媽媽忙了一天了,到了這個時間通常都累了,在對待家人說話的語氣和態度不像白天那麼好,對寶貝的哭聲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寶貝一哭,大人跟著焦躁,這樣寶貝更是哭聲不止了。如果大人能以很好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寶貝,其實寶貝會很快地安靜下來。所以,黃昏焦躁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大人沒有很好地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耐心等待,6個月以後黃昏焦躁就減少了
實際上,寶貝的哭也有一條和月齡相關的曲線,在出生前的3-5個月,幾乎每個寶貝都會出現無法安慰、怎麼哄也哄不住的哭泣聲,到了兩個月的時候,寶貝的哭的頻率達到了頂峰。一般來說,到了5、6個月,黃昏焦慮的情況會大大改善,因為此時寶寶已經逐漸學會了用更好的方式來安慰自己,比方將拇指放到嘴裡、聽聽周圍的聲音、或看看周圍花花綠綠的色彩等。當然,還有一小部分寶寶還是會持續這種讓爸爸媽媽無所適從、毫無緣由的哭,儘管哭的時間還是集中在太陽落山前後,但是而且哭的具體時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會在晚飯前哭,有時會在睡覺前哭。
不管在哪個時期,,每個寶貝他們哭的頻率和強度都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寶貝特別愛哭,而且哭的聲音很大,有的寶貝可能哭的次數比較少,即使哭起來也是哼哼唧唧小聲的哭。
安撫小寶貝,試試這些招
這種情況爸爸媽媽怎麼辦?是把寶貝放在嬰兒推車裡推一會兒,還是帶他出門遛一圈?還是乾脆把他放到安全座椅里開著車帶他兜風去?這些其實都可以試試。一般來說,寶貝的嗅覺比較靈敏,你可以把他從一個人手裡換到另外一個人手裡,他們能「嗅」出不同的人在抱他,很可能因此停止哭聲。當然,你還可以試試「白色噪聲療法」,因為有些白噪音跟寶寶在媽媽子宮裡面聽到的聲音非常類似,熟悉的聲音把寶寶帶回到了記憶中安全溫暖的感覺,從而會停止了哭泣。使用吸塵器、收音機、烘乾機、流水或選擇「白噪音CD」,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還有研究表明,平時多抱抱寶貝能大大減少黃昏啼哭的可能性。媽咪的懷抱會大大增強寶貝的安全感,特別是黃昏時刻,你把寶貝抱在懷裡,能更大限度讓他保持安靜,如果黃昏時刻你讓他一個人呆著,會大大增加他哭泣的幾率。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天到晚地把他摟抱在懷裡,所以,專家的建議是,平靜地看待他黃昏啼哭這件事,媽咪需要自己安慰自己:這只是寶貝這兩三個月才會這樣,等他長大一點,這種現象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媽咪還可以多上上母嬰論壇,和別的媽咪討論一下黃昏啼哭這件事,當你發現很多寶貝都有這種情況時,你自然就會釋然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128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