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發燒的情況。有些家長一見孩子發燒,就立馬給孩子吃退燒藥,但其實退燒藥的使用是有限定的,很多情況下,並不需要給寶寶服用退燒藥。今天,袋鼠麻麻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確給孩子服用退燒藥。
什麼時候要給寶寶用退燒藥?
在說給如何給寶寶退燒前,我們得先了解寶寶體溫多少度才算髮燒。
正常寶寶的腋下體溫是36~37℃;
體溫超過37.2℃就屬發燒;
體溫在38.5℃以下屬於低燒;
體溫在38.5~40℃屬於中度發燒;
超過40℃屬於高燒。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一發燒就38℃、39℃,甚至超過40℃,太嚇人了。其實,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尚不完善,往往是一旦發生,就容易迅速進展為高熱,體溫達39℃以上是常有的事。成人體溫達38℃可能就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狀,而小兒則常常不會。所以,小兒體溫在38.5℃以上才建議用退熱藥,38.5℃以下可採用物理降溫。
但38.5℃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分界線,具體用藥也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即使孩子體溫沒有超過38.5℃,但精神狀態不好,或者孩子之前有過高熱驚厥的病史,也要及時給予退燒。
如何正確給寶寶使用退燒藥?
給寶寶使用退燒藥時,要在藥物的選擇、用法、用量三方面多加註意。
1、退燒藥的選擇
有些家長會給寶寶使用「老字號」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但其實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立法撤銷阿司匹林作為兒科製劑,規定醫生不得給13歲以下的發熱兒童服用,因為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肝臟壞死,危及孩子生命。
目前兒童常用的退燒藥有兩種,一種商品名叫美林,它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另一種商品名叫泰諾林,其主要成分是對乙醯氨基酚。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沒有這兩種藥品也不用擔心,因為所有退燒藥的成分都離不開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所以當寶寶發燒時,只要給他使用含有這兩種成分的退燒藥就可以。
2、退燒藥的用法
當孩子出現高熱的時候,你可以到藥店同時購買含有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燒藥各一種,並給寶寶交替使用。比如說你可以先給寶寶吃布洛芬,如果6~8個小時之後還發燒的話,那就給他吃對乙醯氨基酚,如果4個小時後還是發燒,那就再吃布洛芬。因為布洛芬的退燒效果大概能維持6~8個小時左右,而對乙醯氨基酚則可維持4個小時左右。
之所以要交替使用,是因為兩種藥的退燒效果雖然一樣,但所含的主要成分卻不同,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也不一樣。兩種藥交替使用,可減少一種藥在人體內總的使用量,降低副作用出現的幾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吃退燒藥時,一天之內不要超過4次。
3、退燒藥的用量
退燒藥分很多種劑型,而且不同劑型藥的濃度是不同的,比如說嬰兒用的滴劑是100mg/ml,大點孩子用的混懸液是32mg/ml,兩種劑型的濃度差了三倍,所以,給孩子使用退燒藥的量
最好以體重來計算,而且要遵循「每次每千克體重的用藥劑量是10mg」的原則,這樣就不會造成藥物使用過量或不夠量的情況。
給寶寶退燒,家長最易犯的錯
錯誤1、一發燒就用退燒針
退燒針的成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安乃近,一種是地塞米松。
安乃近是很老的一種藥,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它在70年代就已經被國外淘汰了。因為臨床證實了它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有的人會出現過敏性休克,有些人則可能會有嚴重的皮膚損害,比如說患上大苞表皮鬆解症,這種病可使皮膚整個起泡,包括口腔黏膜,所以病人會極度痛苦,而且死亡率也很高。
地塞米松實際上是一種激素,激素的退燒機理就是抑制人體發熱中樞,從而使體溫下降。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是抑制了人體的免疫力,從而導致身體不能夠對抗這種疾病,病毒很容易在身體內造成感染。
所以常規發燒,我們建議口服藥去退燒。
錯誤2、一發燒就用抗生素
家長往往對孩子的發熱特別敏感,來醫院就催著大夫趕快給孩子輸液,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的體溫給降下來。目前由於「保護性醫療」的現狀,醫生只好迎合家長之要求,給孩子大量輸注抗生素,孩子體溫倒是很快降下來了,但濫用抗生素會產生耐藥性,再給寶寶使用一般的抗生素就很難有療效;而反覆、多次應用激素,可造成兒童機體免疫力下降,經常輸液的孩子更容易反覆呼吸道感染,形成惡性循環。
錯誤3、一發燒就立馬去醫院
寶寶發燒頭24小時以內,不建議去醫院。如果孩子發燒沒多久,你就帶他去醫院就診,除了發燒,你不能給醫生反饋更多的信息,這樣不利於醫生準確、快速地判斷病情。
此外,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可能還會做血常規檢查,但血液的變化一般在發燒後24小時才能體現出來,所以孩子發燒後,家長做的第一件事是要讓他多喝水,如果超過38.5度要給孩子吃退燒藥,並觀察病情的變化。
但如果除了發燒,孩子還有劇烈咳嗽、嘔吐、腹瀉、嗜睡等嚴重症狀時,應及時帶他去醫院就診。
錯誤4、給孩子捂汗退燒
「發燒時蓋上被子捂一捂,多出點汗退燒快。」在老百姓看來,這是很常見的降溫方法,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體溫的節能力遠不如大人,捂汗讓孩子體內產生的熱量無法有效散發,可導致體溫居高不降,甚至造成高熱驚厥;另外,用過退熱藥後再這樣「捂」著,孩子會因為出汗太多而造成脫水。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比如如果外界氣溫有點低,你可以打開空調,讓寶寶所處的環境溫度稍微高些,然後給寶寶少穿些衣服,以增加其體表與空氣接觸的面積,有利於汗液蒸發。
此外,家長要注意給寶寶多喝水。因為想要體溫下降,必須通過皮膚蒸發水分,讓體內的熱量散發出來。如果體內水分不充足,會影響退燒效果,而且也容易讓寶寶出現脫水的情況。
袋鼠麻麻有話說:
很多家長怕高燒把孩子腦子燒壞了,所以孩子一發燒就立即給孩子退燒。其實,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抗外來致病菌的正常反應,而低燒能刺激兒童免疫系統更加完善,增強對抗病毒和細菌的能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燒對孩子是一件好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