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口述,育兒知識一籮筐小編整理髮布:
最近給兩歲的兒子洗澡,才發現他原來和別人的小孩不同,這讓媽媽驚慌失措!
原來兒子少了蛋蛋,也就是只有一個睪丸,第二個蛋去了哪裡呢?
聽人家說,有的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是蛋蛋一個大一個小,這很正常,等到孩子。但是現在孩子都兩歲了,還是一樣!反而一個卻怎麼找都沒找到,這是怎麼回事?
隨著孩子長大,以後少一個蛋以後肯定會影響孩子的,還有可能是影響生育能力。立馬帶孩子去檢查,檢查結果嚇壞了爸媽,他患上了小兒隱睪症。醫生埋怨家長為什麼不早一點檢查,孩子的這個情況只能手術改善
那麼什麼叫做小兒隱睪症?
這個的意思是孩子的睪丸發育不良,也就是導致一個大一個小,量變差距並不是太大,原因可能是先天因素導致。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孩子的生殖細胞受損的,所以爸媽如果看到這個情況,一定要早治療。孩子的這種情況只能通過手術把「另一個更小的蛋」轉移到陰囊中了。
寶寶的小「蛋蛋」何時歸位?
出現隱睪的寶寶,大多數在1歲之內,還有可能使睪丸自然下降到陰囊的可能,而在1歲以後如果還沒有歸回,則就不大可能了,必須儘早做手術治療。
隱睪對寶寶的健康有何影響?
2歲以上的寶寶睪丸還不到位,又沒有做手術治療,那麼,日後會影響睪丸的生精功能,嚴重者可導致不育。因為,睪丸只有在陰囊里才能產生出有活力的精子。通常,睪丸十分嬌氣,對熱非常敏感,而腹腔中的溫度僅比陰囊里高出2℃-4℃,它就受不了,很容易出現睪丸上皮萎縮。結果要麼導致不能產生精子,要麼產生的精子活力不夠。並且,由於長期受腹腔較高溫度的影響,睪丸上皮細胞還可能發生惡變,形成惡性腫瘤。除此,不在正常位置的睪丸,易受外傷或發生扭轉,造成睪丸的損傷。

寶寶少了小「蛋蛋」怎麼辦?
隱睪的診斷並不難,只要媽咪留意便能及早發現。因此,寶寶出生後,媽咪要檢查一下陰囊里是否有睪丸。如果摸不清或摸不到,則要及早就醫。若是能得到早期治療,便會避免以上各種不良後果的發生。
如果剛出生的寶寶陰囊內沒有睪丸,媽咪先不要過於著急,觀察寶寶在1歲之內是否能夠自然下降到陰囊里。倘若一直不能降落到位,則應該採取治療。具體原則為,雙側隱睪的寶寶在1歲左右,可先接受藥物治療,即肌肉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一般治療1-2個療程,有效率約為10%-20%。如果沒能使睪丸下降到陰囊里,也可促進睪丸發育。藥物治療無效的寶寶,目前認為在2歲前進行手術治療較為適宜。因為還不至於造成睪丸組織結構的變化及內分泌功能的異常,媽咪一定不要延誤手術最佳時機。
經過手術治療,90%以上都能將睪丸牽引到陰囊里。即使第一次手術沒有完全降至陰囊中,半年後仍可做第二次手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