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對寶寶自己伸手抓東西用餐而加以阻止,那你就錯了!這才是寶寶最健康的餐具,90%的媽媽都忽略了!

這才是寶寶最健康的餐具,90%的媽媽都忽略了!

最近朋友圈被這個叫小蠻的小姑娘刷屏了

看完她充滿魔性的視頻,

圍觀群眾都表示看餓了……

這孩子,胃口咋這麼好?!

等不及了,先容我吃兩口

誒,這什麼味道?我嘗嘗

左右開弓,兩隻手都不能閑著~

一粒米都不可以浪費!

我塞~我塞~你別想溜

看見小蠻吃飯的模樣,心情都能瞬間被治癒呢~不過細心的麻麻有沒有發現,在整個進食過程中,小蠻幾乎沒有用勺,而是全程用手抓的食物。

這樣吃飯會不會太不衛生了?自主進食不是應該訓練寶寶自己拿勺子吃飯嗎?相信很多媽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來看看小蠻媽媽是如何作答的吧~

「從一開始,我就沒有可以去喂她。 所有東西都蒸得非常軟給她抓著吃。」

寶寶一般在6個月以後會逐漸添加輔食,而小蠻在7,8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夠直接自己用手吃固體食物了。

從圖片可以看到,她的小手非常靈活,左右手不僅可以很好的協調,相互交替,還能夠嫺熟的抓取小塊食物和米飯。

在國外流行著一種「讓寶寶做主引導輔食添加」的餵養法,它倡導的觀念是不通過「喂」養讓寶寶進食,而是在每一次的輔食添加過程中,讓寶寶通過抓握的方式逐漸掌握進食技能。 這種餵養方法,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由寶寶主導斷奶

斷奶一直是令媽媽頭疼的問題,離開了媽媽的溫暖懷抱或是經常吮吸的奶瓶,小寶寶一下子真的很難適應呢!所以,從孩子6個月大開始,家長不必急於購買餐具或是強迫餵飯,鼓勵寶寶自主用手進食,能夠讓他們逐漸脫離奶瓶餵養的依賴感,這樣的斷奶過程也不必大費周折。

自主進食的寶寶更不容易挑食

在輔食添加初期,大多以奶+米粉+粥為主,這種添加方式其實沒有太大意義,寶寶依然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咀嚼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鍛煉。 正確的方法是讓寶寶每天可以吃到豐富多樣的內容。 如果做不到餐餐不同,至少2天左右換些新品種。 固體食物如麵條、胡蘿蔔、紅薯、紫薯、南瓜、西藍花,都是很好的選擇,可以切成粒狀讓寶寶抓著吃。 吃什麼、吃多少,都由寶寶自己決定。 豐富的營養攝取更容易打造出一個不愛挑食的天使寶寶~

用手吃飯帶來的成長進步

對寶寶來說,用手抓東西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用眼睛確認食物方位,伸手抓食物前還得調整距離,好不容易抓到了,還要找准自己嘴巴的位置再一口咬下。

這一連串動作,可是需要眼、手、口的高度協調才能完成的噢。 另外,通過抓握食物,寶寶會學習根據食物大小、軟硬來調整自己的抓握力度,是他慢慢學會調整力量的表現。 所以,當你家寶寶能夠憑自己的能力吃到食物時,可是成長的一大表現喲~趕快偷著樂吧。

幫助寶寶更早學會使用勺子

很多寶寶都是在即將入園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自己用勺子吃飯。 可是從幼兒時期就鍛煉過自主吃飯的寶寶,通常協調能力都能夠掌握的很好,在1歲半左右就可以學著用勺子吃飯了。

吃得開心和吃進去多少同樣重要

一言不合就開吃的小蠻讓人森森的感受到,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比吃更開心的了。 如果有什麼事是吃一碗不能解決的,那就吃兩碗~能讓寶寶盡情的享受吃的過程,作為他的家長,該有多省事兒、多幸福呀!~

如果你經常對寶寶自己伸手抓東西的行為加以阻止,現在是時候改改咯。 因為用手吃飯,可是寶寶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其實,最大的阻力往往來自於你的內心。 擔心病從口入,那就給孩子勤洗手吧;害怕寶寶把食物弄得一身都是,就給他圍個圍兜;別嫌擦地板麻煩,現在的打掃是為了今後的省心。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些小事,何足掛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095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