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訴各位寶媽,以下7種原因很容易造成母乳喂養失敗,我們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除了疾病原因,世界上80%的媽媽都具備母乳喂養的條件,但是目前我國的母乳喂養普及率卻不到30%,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數據。越來越多的科研表明:母乳是最適合新生兒寶寶的食物,沒有之一,而是唯一。究竟是什麼在阻擋我們進行母乳喂養,今天Tina就和您說說。
原因一:延遲第一次喂奶時間
寶寶出生後1小時是他最清醒的時刻,媽媽應該在此刻及時哺乳。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媽媽泌乳素分泌的高峰期,寶寶有力的吸吮,不僅可以刺激乳汁分泌,也有利於寶寶找到足夠的安全感。但是很可惜,大多數媽媽都做不到這一點,Tina個人覺得這個生產的醫院、醫生、助產護士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原因二:吃奶次數不夠頻繁
新生兒寶寶每天喂奶次數應至少12次,媽媽不要刻意規定多長時間喂一次,而是只要寶寶有需要了,媽媽就去喂。媽媽要知道哦,千萬不要有攢奶的念頭,因為奶水是越吸越有,捨不得讓寶寶吸,奶水只會越來越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原因三:夜間沒有哺乳
夜裡的泌乳素分泌的特別多,媽媽千萬不要省掉這一次,雖然Tina知道這樣很辛苦,但是媽媽要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這就是「現在麻煩是為了之後省心。」儘早將自己的乳汁分泌調整到適宜狀態,後期媽媽要省事很多。
原因四:規定寶寶吃奶的時間
寶寶剛出生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專注力、吸吮力也不夠,容易出現每次吃奶時間過長,甚至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只要寶寶吃奶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以內就可以了。只要寶寶將乳房吸空,媽媽就會分泌更多的泌乳素。
原因五:含乳姿勢不正確
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買容易造成媽媽乳 頭皸裂,疼痛感傳遞到大腦神經,也會抑制泌乳素的分泌。所以媽媽一定要從一開始就要配合寶寶,讓他學會正確含乳並且能大口大口的吸奶。
原因六:乳 頭混淆
有些寶寶在嘗試過奶瓶喂養後,會出現乳 頭混淆,因為聰明的寶寶知道吃奶瓶更加容易不費力氣,所以在寶寶出生後,除非不得已,媽媽千萬不要輕易嘗試以奶瓶喂水或奶。(可以選擇小勺子)。一旦寶寶不願意吸吮媽媽的乳房了,也就意味著吸吮的次數少了,所以這樣也可能會造成乳汁越來越少。
原因七:媽媽身心疲憊
媽媽休息不好,特別是心情不好有壓力時,泌乳素分泌會下降,大大影響乳汁的分泌。因此媽媽要懂得調節自己的心情,輕鬆喂奶、適度休息,最好的方法還是要爭取到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如此一來才能讓媽媽無後顧之憂地喂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0438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