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臥室門,就看見好友半依偎在床頭上,眼睛正笑眯眯的盯著她那剛出生二十來天的大寶貝看呢。見我進來,忙要起身,我趕緊三步並兩步的走進她跟前說:「咱倆誰跟誰啊,還用這麼客氣,再說你現在身體正弱著呢,趕緊先依靠著床就行。」見我這樣,她也就不多說什麼,直接讓我來瞧瞧她的大作品——當然是床上正手腳歡動的小傢伙了。
不得不說這小傢伙長得的確不錯,凈長他爸媽的優點了。眼睛大隨了他媽皮膚白像了他爸,這身材塊頭也不小,朋友說他一出生體重就是八斤六兩,名副其實的大胖小子!生他的時候可真把朋友折騰不少,說到這裡的時候,朋友還愛溺的在小傢伙的胳膊上拍了一下,似乎是發發恨一般,可再看人家,壓根兒就不管不顧自娛自樂的玩著呢。
由於太小的原因,他現在的活動範圍也就僅限於手舞足蹈的框框內。不過雖然這個框框不大,但小傢伙卻做的有滋有味的,手腳交替完成之後就開始用嘴巴含著小手,過會兒,就用小手再臉上劃拉幾下,每當這個時候朋友總是把小傢伙的手從臉上拉開,然後對著他說,在往臉上劃拉就要給寶貝帶上拳擊手套啦!
「拳擊手套,什麼拳擊手套啊?」我笑著問。「就是這個」,說完朋友就從身側的盒子裡面找出一副兒童帶的小手套。我看著不僅說道:「哇塞,不會吧,你也為你家寶貝準備的這個啊,看來你這個照顧寶貝的新手也中招掉進陷阱里啦!我這個話一說,朋友聽的一愣一愣的,問我沒發瘋吧?什麼中招什麼陷阱的啊?這都哪跟哪啊?看著她發懵的提問,我開心一笑的說出原委。
原來前兩天我要為小寶貝買禮物,被當兒科醫生的老姨看到了,於是熱心的她就跟我說一些照顧新生兒的方法和誤區,讓我看看朋友是否需要用的上。我把那些誤區稱之為「陷阱」,自認為高智商的這位朋友基本上是不會中招掉進陷阱的。因為只是隨意的一聽,所以只是聽了最常見的四大陷阱,可沒想到朋友還真的就掉進陷阱了。聽我這麼一說,朋友立馬來了興趣,趕緊讓我細細說著,於是我就現學現賣的講起來:
第一大陷阱:抱孩子不要晃,晃來晃去慣孩子。
很多新手爸媽尤其是爸爸抱孩子的時候,喜歡輕輕晃孩子或者是將孩子橫豎換著抱。就有長輩過來說這樣會慣孩子,要是以後抱著不晃悠,小寶貝就會哭鬧,所以安穩的抱孩子最好,大人不累,小孩子也不吵。其實事情還真的不是長輩說的那樣,適當的輕微晃動孩子以及橫豎交換抱孩子,不僅不是慣孩子,而是在幫助孩子發展他的感覺統合能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絕對有益。
第二大陷阱:一哭就抱。
好多新手爸媽,初為父母,那高興勁頭就不必多說,對孩子真的是個照顧仔細,寶貝一哭就抱,似乎這個抱就是好辦法。其實寶貝哭鬧的理由很多,除了身體不適原因之外,大小便或者餓了都會有這種症狀,排除這些因素,孩子還哭鬧,先不急於抱他,新手爸媽可以將手放在寶貝的小肚子上,並按住他的小胳膊,溫柔的和他說話,他們大都會停止哭鬧,而不需要總是用抱來解決問題。
第三大陷阱:拳擊手套來上陣。
這個陷阱就是我朋友掉進的那個,新手爸媽大可不必如此。如果你知道孩子以後的心靈手巧和這個環節有關,相信你們也不會為孩子帶拳擊手套了。因為此刻的孩子手腳亂動或者用嘴咬小手正是刺激觸覺發展能力的一種,戴上手套,這種觸覺刺激感就會減弱,所以還是別給寶貝帶拳擊手套了吧,給他常剪個指甲就行。
第四大陷阱:孩子一入睡,草木皆為兵。
不知是怕驚到孩子還是其它原因,孩子一入睡,全家大人走路說話全都自動比正常聲音下降八度,生怕孩子驚醒。其實這個真的沒有必要,新生兒雖然小,但是他們的適應能力可不低,只要不是特別的噪音,對於居家平常的聲響來說,是影響不到孩子的,所以別草木皆兵般的緊張。
當兜得慧說完這四大陷阱之後,再看我朋友,整個認還處在待聽的狀態呢,可惜我就知道這四個,朋友說這四個陷阱她掉就去兩個,這下子可真知道怎麼做才是真的照顧好孩子了。不過她覺得我了解的太少,後來我乾脆把我老姨介紹給她,讓她能知道更多照顧寶貝的知識!現在她照顧寶貝別說,還真的不賴呢。如果剛好您也是新手,陷阱可別掉進太多,至少上面的四個可別中招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