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智力是爸爸媽媽一直都非常關心得問題,但這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爸爸媽媽用心去學習與了解。掌握正確的方法,更有效地進行智力開發,下面一起來探討嬰兒智力的判斷方法及開發誤區。
誤區1:嬰兒智力開發 應看重過程輕結果
快樂比結果更重要。孩子從過程中獲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應態度,比孩子所學的具體的結果更重要。孩子沒學多少東西,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喜歡學習、喜歡知識,這種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孩子從過程中得到的鍛鍊比結果更重要。對於嬰兒來言,看到比看懂重要,聽到比聽懂重要,感官知覺是智力的先導,即便孩子不能理解,或者說記住的東西很快忘記了(比如背唐詩),背過本身是重要的,這個過程已經會對孩子智能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誤區2:嬰兒智力開發別忽視生理成熟度
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有先後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須在適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礎上進行適時的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過早和過晚都會造成對孩子的傷害,我們都知道狼孩兒、豬孩兒的故事,他們就是因為錯過了語言和社會規範等各種智能開發的時機,所以,即便科學家提供良好的條件,也不能使他們趕上最普通的孩子的智力水平。
誤區3:嬰兒智力開發應避免「學習」狹隘化
談到學習,許多人就想到學校里坐在課堂上聽課,以及那些繁多的定理和常識。這種理解未免過於狹隘和刻板了。因需而求謂之學,我們需要的某種知識和技能我們現在還沒有,我們去追求它,這就是學習。總之,不要狹隘地理解學習,以便不狹隘地要求孩子。對於幼兒來講,他們是通過遊戲和生活學習的,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在學習,他們參與的每一個遊戲或者活動都是學習;對於嬰兒來講,他們廣泛的好奇心和興趣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幼兒藉此增長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廣泛地探索和興致勃勃的狀態對於嬰兒來講是無比重要的,前者讓孩子不斷發現自己的天賦,後者讓孩子達到內心的和諧和心理的自我建構。
嬰兒智力開發要學會判斷寶寶智力
1、社會性發展是否正常
嬰兒剛出生後,還不會認人,誰抱都一樣,一點也不認生。3個月以後,嬰兒開始認人了。當父母或親近的人走近時,他(她)常常以微笑表示愉快,有時還會手舞足蹈。
2、嬰兒動作發育是否正常
剛剛出生的嬰兒會握住放到他們手裡的一切東西,這是人的一種本能的反應。這就是抓握反射。嬰兒只有在出生3個月以後抓握反射消失時,嬰兒才能有意識地握物。
3、嬰兒睡眠是否太多
如果嬰兒睡眠時間過長,超過了一定限度,整天都在昏睡,連餵奶都有困難,則可能是智力方面有問題。
4、嬰兒是否能用眼睛「跟人」
如果到了6個月孩子仍然不能用眼睛「跟人」,就有可能智力發育不正常。
5、嬰兒是否愛笑
一般來講,出生4~6個星期的嬰兒就開始會微笑,有的孩子可能更早一些。剛開始嬰兒的微笑往往是在淺睡時出現,再長大一些,嬰兒可能會在睡夢中會咯咯地笑出聲來。
嬰兒智力開發,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作為爸爸媽媽,一定要在平時多了解孩子,同時也學習與寶寶健康相關知識,與寶寶一起成長,也一起去經歷成長里的點點滴滴,陪伴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並非奢華,只因母愛追求更高!
我們用創造歷史的心做好每一件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