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夏天吹空調,媽媽們要注意這幾點!

夏季天氣炎熱,爸媽、寶寶都忍不住找個有空調的地方呆著,但如果錯誤吹空調,寶寶或可能出現「空調病」.

匯慈安提醒寶爸寶媽們,寶寶吹空調時,要注意以下細節:

醒來前1小時關空調

在寶寶睡醒前1小時,需提前關空調,這一點非常重要,但往往很多父母就容易忽略。小兒體溫調節中樞和汗腺都未發育成熟,對內外溫差的調節能力還不是很健全,因此需要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寶寶醒來1個小時前關掉空調,可以讓室內溫度逐漸與室外溫度一致,等他起床時室內外的溫差已不大,能有效防止寶寶患上各種呼吸道疾病。

吹空調最佳溫度27℃-28℃

寶寶在空調房內,對於空調的溫度要求很高,過低易讓寶寶生病,過高在密閉房間內業會讓寶寶感到不適。有些家庭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但如果寶寶長期呆在如此低溫的環境下,免疫力自然會變弱,失去了對外界熱量的抵抗能力,如果寶寶身體機能只適應低溫的環境,一旦到了高溫環境就容易生病。

吹空調1-3小時要通風換氣

有研究指出,開窗10分鐘就可以把一間80平方米的房間換一遍空氣。開著空調房門窗基本都是封閉狀態,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空氣品質惡化,細菌也會滋生。

最好多穿一件衣服

吹空調的時間一長,寶寶會感覺稍微有點冷,這時給寶寶加一件衣服並較為合適,切記經常脫換,反而容易讓寶寶受涼感冒。在空調房中,寶寶宜穿寬鬆、輕便、淺色的衣服,材質宜選擇自然纖維的,比如棉布衣服,女孩最好穿無袖的連衣裙,男孩最好穿短袖或背心,下身建議穿短褲,背帶短褲也可。空調房間內最好給寶寶穿上襪子,防止寶寶著涼和肚子痛。

準備一盆水和一杯水

空調的除濕功能很強大,沒日沒夜地待在空調房裡不注意補水,很容易導致寶寶口乾舌燥,因為大部分空調可沒有調節濕度的能力。寶寶的皮膚水分調節能力也不如成年人,所以首要任務是給寶寶補水。給寶寶準備一杯水,夏天喝水可以不要太熱,但也不能太涼。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喝一些菊花茶、金銀花茶等,加少許冰糖趁熱喝很適宜,比白開水更讓寶寶喜歡。其次,可以在空調房間裡擺放一盆水。另外,養一些綠色植物也可以產生水汽,增加空氣的濕度。

空調風向切勿對著寶寶

寶寶在空調間時,父母要注意一下空調的吹風口,切忌把空調的出風口對著寶寶。由於寶貝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直接久吹,風力過大,全身毛細血管收縮,體溫過度降低,易引起疾病。

冷氣使用的四大錯誤觀點誤觀點1

外出關掉空調較省電?

難道關掉不是最省電的嗎?關掉了就不用電了呀~~~

『正確get√』

當要短暫外出時,大多數人都會切掉空調,等回家後再重新啟動。這其實是一大錯誤觀念。冷氣在開始運作時,需要500瓦~1000瓦的耗功率,而等室溫與冷氣設定溫度一致時,又需耗費100瓦左右。若想要更省電的話,建議外出時可以把設定溫度上調1度。

錯誤觀點2

溫度調越低越涼?

難道這不是常識嗎?又一次受到打擊!!!

正確get√

氣溫並非人體感知冷熱的唯一條件,濕度、氣流、輻射都會改變體感溫度,因此一味地降低室溫,並不能完全感到舒爽。人體在吹風時,體感溫度約會下降2度左右。因此,不如把冷氣風量調強,讓肌膚感受到冷風,有效降低體感溫度。所以可以搭配電風扇一起,提升冷氣的循環才是正確的。

錯誤觀點3

微風模式更省電?

開的小一些不是更省電嗎?不是嗎?

正確get√

吹冷氣時,調微風模式其實也是耗電的行為。若調成微風模式的話,在距離室內涼爽之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電力。而自動模式則會依照房間狀況,選擇最為適當的風量及風向,等房間涼爽之後,會一邊控制耗電量,一邊保持設定溫度。所以,自動模式才是最佳首選。

錯誤觀點4

冷氣模式才能保持室內乾燥?

這個平時都沒怎麼注意過呢~~~

正確get√

當室內濕度越高時,體感溫度也會更高。雖然冷氣模式也具有除濕功能,但除濕效果還是比乾燥模式來得差,且冷氣模式也會同時讓溫度下降,耗費多餘的電力。反之,乾燥模式則儘量維持溫度一致,同時發揮優良的除濕功能。所以除濕模式才最乾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2028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