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俏媽
和媽媽們接觸多了,我發現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律,但凡是愛老婆的老公大多都會主動帶孩子,夫妻感情自然倍加和睦,小日子過得也是滋潤甜蜜,讓人好生羨慕;相反,如若妻子經常一個人獨自在家帶娃,可老公即便有時間也懶得搭把手的話,換了誰都是悔得牙痒痒的:老娘結婚前腦子一定進水啦!
您還別不信,關於這話題過來人總是最有發言權的,聽聽老婆們怎麼形容自家老公的吧,是埋怨多呢還是幸福多,婚姻關係到底如何?明眼人一看便知。
(以下內容已授權,俏媽整理修改)
家有超級奶爸,老公棒棒噠!
@櫻子:其實結婚前,我倒沒覺得老公有多好,家裡人都說他脾氣不錯像是會疼人的樣子。結婚後,還真被大家說中了,他親自伺候我坐月子,月子裡寶寶都是他帶的,換尿布洗衣服半夜哄睡,都是他。現在孩子一歲多了,他只要下班回家,就陪著寶寶玩,給孩子洗澡陪睡大部分時候都是他,和小區的媽媽們聊天,個個都誇我老公好,說實話聽了後心裡還真挺嘚瑟的。
@小確幸兒: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前世小情人,老公別提多疼咱閨女了,搞得我有時候都只有嫉妒的份兒。帶女兒出門幾乎都是他抱的,老公從不讓我抱,說這活就該男人干;女兒半夜尿醒了,都是他爬起來換尿不濕,說男人不怕黑眼圈,女人要休息好。我很知足啦,有個會帶孩子的老公,確實會幸福很多。
@彤兒媽:剛生孩子那幾個月,老公其實並不怎麼幫忙帶,有一次為這我找他大吵了一頓。從那以後,老公漸漸主動多了,可能也與女兒大了越來越招人疼愛了有關係吧。現在他不但會幫我一起給女兒洗澡,還會主動給女兒講故事哄她睡覺。你還別說,之前看他哪哪兒都不順眼,現在好了,越看越覺得老公其實還不賴呀。
@小臭臭:老公不帥也不懂浪漫,但他是個十足的行動派。從兒子出生起,幾乎所有的家務都是他在做,結婚四年多時間了,我幾乎沒獨立做過一頓飯,晚上孩子哭鬧要起夜幾乎都是他,他每次都會勸我安心繼續睡。說實話,雖然他收入不高家境也一般,但他那麼疼兒子又很寵我,身邊的閨蜜沒有誰不羨慕的。
老公就是一擺設,好老公都是別人家的!
@豆芽媽:我只能說,咱沒那好命,攤上這樣大男子主義的老公,認命吧!回家就是守著電腦不出來,吃飯都要喊三遍才起身,晚上嫌女兒半夜吵鬧,索性自己搬到書房去睡,興趣來了就在主臥留宿一晚,困到半死還嚷著讓我「盡義務」,想起來氣就不打一處來!
@威威媽:我兒子一直是我一個人在帶,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吃喝拉撒我都在管著!現在兒子3歲了,晚上洗臉洗腳,早上穿衣刷牙洗臉全部得等著我一樣一樣去做,其中的辛苦當媽的都知道,要不是捨不得兒子現在我們沒準都離婚了!
@慧多多: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我自己帶,我是全職媽媽,老公只管上班,家裡什麼事都不做,最多和孩子玩幾分鐘。我有時忍不住抱怨一下,他要麼說以前的人幾個孩子都帶過來了,要麼說我上班也很累啊,賺錢供著你們三個不辛苦嗎?我現在都懶得和他計較,誰叫我嫁了一個極品呢。
@叮噹胖貓:我女兒已經讀一年級了,這7年來無論是輔導作業還是給她刷牙、洗臉、洗澡、梳頭髮全部是我的任務,每天還得接孩子買菜做飯幹家務。他倒好,下班回家後什麼都不管,高興了陪孩子玩會兒,不高興可能還得罵兩句。我全職,所以他覺得我做這些理所當然,哎,我現在天天都會冒出想要離婚的念頭……
俏媽說:
看出來了吧,這男人帶不帶孩子對婚姻的影響不說是致命的,但也絕對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一個男人真的疼你,是不會忍心看著你一個人忙裡忙外操持勞累的;如果他真心愛你,也一定會愛你們的孩子,那麼主動帶孩子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如果您想婚姻更幸福長久,不妨從懷孕開始,就督促老公一起參與到養育孩子的「千秋偉業」上來,夫妻兩人共同承擔共同面對,這才是幸福婚姻的不二法則。
讓老公一起帶孩子的好處顯而易見,記住!是「一起」,絕對不是「幫忙」帶孩子,因為孩子是屬於你們兩個人的。
男人們,也許你還不知道吧,和老婆一起帶孩子好處其實有很多,不妨一起來數數看。
1、只有多帶孩子,孩子與你的感情才會更加深厚,老爸的光輝形象必須從小樹立哦。
2、只有多帶孩子,老婆才有時間捯飭自己,老婆美了,老公的臉上還怕沒面子嗎?
3、只有多帶孩子,老婆才不會沒事找你茬,嘮叨少了抱怨少了,日子豈不更加清凈和諧?
4、只有多帶孩子,老婆出門保準時刻把你誇,被人夸的感覺誰不愛?
5、只有多帶孩子,丈母娘才會越看你越親,陪老婆回娘家這待遇還用說嗎?
6、只有多帶孩子,老婆才會一門心思對你好,死心塌地跟著你過!
要知道,超級奶爸不僅僅是獲得了孩子的愛,在老婆的眼裡,會帶孩子的男人魅力指數簡直爆表有木有?
女人婚前都愛甜言蜜語型的,結婚後可就不同啦,尤其生了孩子以後,天天打交道的不是孩子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圖的就是安穩過日子,所以,行動派才是女人們的最愛!
其實,老婆們並不都是「貪得無厭」的人,老公天天上班忙到晚,她們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只是說老公在工作賺錢之餘,如果有時間,多主動一點,多理解一點,老婆們就已經很知足啦!
婚姻需要兩個人共同去呵護,這其中有理解、有包容、有忍讓,更有付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