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吐奶的寶寶,寶媽可以這樣做

吐奶對於小寶寶來說是很正常的現象,只不過有的寶寶不容易吐,而有的寶寶吐奶很頻繁且持續時間長。Tina遇到過一個寶寶一直吐到1歲,幾乎每天都吐奶。首先Tina要說的是:寶寶吐奶和他本身特殊的胃部結構有關,因為小寶寶的胃是水平位、連接食道的賁門松,連接腸道的幽門緊,再加上胃容量有限,因此一旦寶寶吃的奶量超過胃容量,或者是吸入過多空氣打嗝時都會引發吐奶。但是寶媽不必為此過於擔心,因為吐奶通常不會造成寶寶窒息、咳嗽、身體不適或嚴重感染。大多數寶寶在吐奶的時候自己壓根就沒有意識,只不過我們成人在一旁看著覺得寶寶很痛苦。

寶寶吐奶會在他學會坐以後出現好轉,少數寶寶吐奶可能持續到1周歲或者是更久。

對於吐奶頻繁的寶寶來說,寶媽一定要學會一些方法,這些方法雖不能徹底解決吐奶問題,但卻可以幫助寶寶減少吐奶的頻率和吐奶量。

【區分正常吐奶和異常嘔吐】

前者是正常的,後者是病理的。怎樣區別?吐奶寶寶不會覺得痛苦;嘔吐寶寶反應更劇烈,嘔吐一般發生在進食後不久,量比吐奶多,寶寶會表現出痛苦和不適。媽媽注意了,如果寶寶經常出現嘔吐(即使每天1次)或者是嘔吐物中發現血樣物質或黃綠色物質,應及時帶寶寶就醫。

【吐奶頻繁的寶寶護理方法】

1.喂奶姿勢要正確

人工喂養的寶寶,喂奶時媽媽需要將寶寶半豎著抱起,傾斜度以45度為宜。要知道完全平躺吃奶絕對不可以,這樣不僅會增加窒息的風險,還有可能會使奶液流入中耳,導致中耳炎。

喂奶時,要拿好奶瓶使奶液完全充滿奶嘴,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在吃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

2.物品要選對

建議人工喂養時,媽媽給容易吐奶的寶寶選擇有導氣管的奶瓶,這樣寶寶不容易覺得腹脹。

奶嘴的孔也要合適,如果孔太大會讓奶液流出很快,孔太小會給寶寶吃奶造成障礙,反而讓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流量合適的奶嘴應該是這樣的:翻轉奶瓶後滴出幾滴,然後停止。

3.喂奶環境要安靜

每次給寶寶喂奶時都儘量安靜、平靜且愉快。避免突然的噪聲、強光或者是家人在旁邊和寶寶說太多的話,甚至是逗寶寶,這樣都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4.多拍嗝

奶粉喂養的寶寶吃奶時最好每隔3-5分鐘就拍嗝。

但是每次吃完奶,不論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都需要給寶寶拍嗝20-30分鐘(有很多寶媽認為母乳喂養的寶寶不需要拍嗝,這是不對的。只是說直接吃媽媽乳房不容易吸入過多的空氣,但這只是和奶粉喂養相比,媽媽可不要走極端哦),關於拍嗝方式Tina推薦採用坐式拍嗝。

5.喂奶時間要選對

不要讓寶寶在極度飢餓時喂奶,剛喂完奶時不要擠壓嬰兒的腹部或劇烈玩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957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