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益生菌,大部分的寶爸寶媽都不陌生。在孩子腸道不適、大便異常的時候寶爸寶媽多多少少都會孩子補充點兒益生菌來蓋上孩子體內腸道菌群。那麼,在選擇和給孩子服用益生菌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情況呢?「及時雨」小編今天準備了一系列有關益生菌的選擇時使用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點擊查閱?天氣炎熱出汗多,寶寶要及時補水;腹瀉發熱手足口,更要科學「多喝水」)
我娃娃現在的大便稀,但粘夜有點多,深黃色,大便常規示白細胞0-3,隱血弱陽性。混合喂養,吃得睡得,有時夜晚煩躁,拉了粑粑就沒事了。之前反覆吃了抗生素,時好時壞,請問怎麼回事?
大便偏稀,有少許紅細胞、白細胞,且潛血陽性,不能說明是細菌感染,不要輕易服抗生素。應進行大便細菌培養,同時服益生菌製劑。若大便培養發現致病菌,醫生會根據情況選擇抗生素;若便培養為陰性,繼服益生菌。還在進食母乳或配方粉階段的嬰幼兒出現稀水便,應在每次喂奶前添加乳糖酶。
(詳細請參考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3:直面小兒腸道健康)
我們翻閱《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1—10》全套書籍後,就選擇和服用益生菌的注意事項、益生菌與益生菌製劑以及益生菌與酸奶的區別等相關知識進行了補充回答。
選擇和服用益生菌時的注意事項
益生菌的作用:
1.益生菌可以改變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功能,所以適用於腸道功能紊亂時,包括腹瀉、消化不良、使用抗生素時;
2.益生菌拮抗有害菌,所以適用於各種病毒、細菌引起的胃腸感染;
3.益生菌可刺激腸道免疫細胞,改善腸道和全身免疫,適用於過敏等免疫失調性疾病。
注意事項:
1. 選擇乾燥粉末製劑。乾燥休眠技術已用於益生菌領域,使用前賦水可「激 活」益生菌;
2. 製劑中不含奶、糖、麩質等添加物;
3. 分劑量包裝,每次一個包裝劑量;
4. 賦水溫度不能超過 40°C;
5. 使用時與抗生素等藥物間隔至少兩小時;
6. 隨吃隨賦水,減少空氣中暴露時間。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益生菌和益生菌製劑
「益生菌」——指的是能夠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改善人類健康的活菌,也可定義為對人體只有益而無害的活菌。
「益生菌製劑」——指的是含有益生菌的產品,其中含有添加劑等。所以,評價益生菌製劑是否可以長期服用,除了考慮益生菌本身,還要考慮添加劑等其他成分。目前沒有一種益生菌製劑上標明可長期服用。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益生菌和酸奶
母乳喂養的 6 個半月嬰兒排便費力,大便乾結。家長給孩子喂了酸奶,目的是服用益生菌。家長認為酸奶為食品,至少比藥物安全。結果兩次喂養後,嬰兒開始哭鬧、腹瀉、大便帶血絲、濕疹加重——典型的牛奶蛋白過敏現象。 嬰兒一歲內不應接受鮮奶及製品。酸奶也是鮮奶製品。
若孩子,特別是嬰兒出現便秘,可服用益生菌。對 1 歲內或本身有牛奶過敏史的孩子,服用益生菌製劑時一定要注意製劑中是否含牛奶,更不要選擇酸奶等牛奶製品。服益生菌的同時,加上益生元(如乳果糖口服液)效果更佳。僅僅靠多喝水來解決便秘,效果甚微。治療同時應尋找導致便秘的原因。
THANK YOU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