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媽媽:兒子出生第二天皮膚開始發黃,醫生說是正常的黃疸不用太擔心,可是婆婆不聽勸,到了第五天發現黃色還沒退就拿火像燒戒疤一樣燒他的額頭,說是聽別人說的土偏方,結果兒子到現在一歲多了頭上還有幾塊疤,簡直氣死了!
小編在論壇里看到這個帖子時本來是不相信的,畢竟誰會用火燒寶寶呢?結果沒想到一查發現還真的有類似的案例,不知道從哪兒傳的偏方說用火燒可以去寶寶的黃疸,燒的部位除了額頭,還有肚臍、手指等位置。其實大多數的新生兒黃疸都是不需要治療的,即使需要治療,媽媽們也一定要拒絕這種毫無科學依據的土偏方,聽醫生的話才是正道啊!
一、新生兒黃疸到底是什麼病?
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寶寶中非常常見,大概60%-80%的寶寶在出生2-5天內都會遇到,所以也被稱為「寶寶的第一場病」。造成黃疸的原因是寶寶體內膽紅素上升,具體表現的症狀時寶寶全身的皮膚、鞏膜發黃。
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病理性黃疸要根據致病原因對症治療。
二、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
出生2-3天後開始發黃並逐漸加深,第二周開始減輕,一般第二周末就能完全消退,早產兒在第三周左右也能消退。寶寶的體溫、食慾、排便等情況都正常。
2.病理性黃疸
黃疸出現時間早,發展快,持續時間長,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水平,可能還伴有其他症狀。
三、新生兒黃疸常見病因
1.生理性黃疸
寶寶在子宮內時血液里的紅細胞較多,而且這些紅細胞不成熟易破壞,寶寶出生後就造成膽紅素過多,另外因為新生寶寶肝臟功能不成熟,膽紅素代謝受限制,也會加重這個情況。
2.母乳喂養不當
母乳中含有某種酶,會影響膽紅素的吸收,有些寶寶會因此出現黃疸。這種情況不用擔心,必要時可以先暫停母乳喂養用奶粉喂寶寶,等黃疸好些後再恢復母乳。
3.ABO溶血
這是因為新生寶寶和媽媽血型不合引起的,以媽媽血型為O,寶寶為A或B最常見,這種黃疸的表現是出生24小時內就會出現,並且逐漸加重。早期的話可以使用換血療法,如果只是輕微的症狀,可以照藍光治療。
4.其他疾病
細菌或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先天性膽道畸形等疾病都會引起新生兒黃疸。
四、如何預防和治療
1.准媽媽產前有肝炎史或生過病理性黃疸寶寶,產前要做好相應檢測,並採取用藥措施預防。
2.夫妻雙方血型不合或母親RH陰性血,定期做血清學和羊水檢查,並在嚴密監護下分娩。
3.保證寶寶每天8-12次的充足喂養。
如果寶寶出現了黃疸症狀,一般不需要治療,如果確實需要治療的話,光照療法是比較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手段,不建議寶寶曬太陽,因為會損傷皮膚,還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更不推薦使用一些類似火燒之類的土偏方!
圖片來自網絡
嘟嘟醫生為孕育期家庭提供優質的在線醫療健康服務,開設備孕、孕期、產後、0~3歲寶寶相關的健康公開課,還可以一鍵接通三甲醫生電話,讓懷孕和育兒更簡單。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