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的妻子奶水不足,所以寶寶只能加奶粉輔助喂養,因為擔心寶寶營養跟不上,王先生每次給寶寶沖奶粉時都要放雙倍的奶粉,結果沒想到才喝了兩天,寶寶就出現了腹脹、嘔吐等症狀。到醫院一檢查,王先生就被醫生責罵了一頓,原來寶寶因為喂養不當,出現了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早期症狀,如果不是及時干預,再往下就會發燒、便血。
沖奶粉看起來是個小事兒,可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絕對是個技術活兒!不信自測一下,這些給寶寶沖奶粉的常見誤區,你中過槍嗎?
1.不按規定比例沖泡
奶粉的沖調比例都是有規定的,加幾勺奶粉,多少毫升的水要按照規定來,有的爸媽怕寶寶營養不足,喜歡多加奶粉,其實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因為奶粉濃度過高寶寶吸收不了,曾經就有新聞報道過重慶的一位寶媽長期給寶寶喝濃度高的奶粉,導致寶寶面黃肌瘦、脫髮的新聞。另外奶粉濃度過高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影響幼兒智力發育及器官健康。
2.先加奶粉後加水
按照多數人的習慣,沖泡粉狀飲品時喜歡先放粉後加水,但是這樣做一是容易導致加水比例不對,先放了奶粉後加水時水的比例會偏少,奶粉濃度就高了;二來先放了奶粉後熱水倒進去奶粉容易結團,不容易完全攪拌開。
3.用純凈水或礦泉水沖泡
沖奶粉最好選用燒開的自來水,就是白開水,純凈水和礦泉水都不適合泡奶粉,純凈水去除了大量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長期飲用容易營養攝入不足,而礦泉水則恰恰相反。普通的自來水只要燒開,不用擔心有氯化物等物質殘留,可以放心飲用。
4.使勁兒搖奶瓶
奶爸們最容易犯的就是這個錯誤,為了把奶粉充分攪拌開,一些爸媽沖奶粉時喜歡使勁兒搖奶瓶或者拿筷子攪拌,結果導致寶寶喝了之後老打嗝。其實質量好的奶粉溶解效果都很好,只要用手腕的力量沿著一個方向輕輕旋轉就行了。
5.洗完奶瓶不消毒
奶瓶每次用後都應該消毒,因為即使洗的再乾淨也容易出現奶漬殘留,會滋生細菌。所以爸媽每次給寶寶喂完奶都應該用開水煮沸奶瓶或者準備個奶瓶消毒鍋給奶瓶好好消毒,消毒後自然晾乾就可以了,不要使用布、紙巾擦拭,以免二次污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