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粑粑麻麻意見分歧,寶的性格就會投機取巧?

啥?粑粑麻麻意見分歧,寶的性格就會投機取巧?

性格決定命運,SO,寶得從小養成一個好性格。

這麼重要的事兒,聽聽育兒大BOSS趙伯伯是怎麼說滴。

趙伯伯說,性格,是個性的核心部分,指的是對己、對人、對事物的比較穩定的態度。性格和能力,都是個性心理特徵。

性格這玩意,主要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而非先天決定。

雖說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後,就有相對的穩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

有一種性格發展論,是這麼認為滴:

隨著年齡增長,人類內在的動力與外界的環境會造成一系列的矛盾。

有矛盾正常,只要能解決好,這樣就會形成積極的個性;解決不了呢?形成消極的個性唄。

不扯這麼專業了,回到寶寶身上,小傢伙的性格塑料是個啥節奏?

信任-不信任感(嬰兒期):

啥意思?

小傢伙的生理需要(如吃、抱等)及時滿足了,嘿,他就產生信任感了。

反之,「哼,這都不滿足我」,小傢伙會對人和世界產生一種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這以後啊,就會出現情緒上的問題。

自主感-羞愧及懷疑(幼兒期):

是時候發展寶的自主性了,為啥?

這會兒的寶,飲食、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了,也能聽懂一些成人的語言,給他擴展擴展認識範圍,培養培養獨立能力,寶感覺到了自己的力量,嗯,也覺得自己有影響環境的能力了。

要是對他的行為限制過多、批評過多或者懲罰過多,寶就容易產生一種羞恥感或自認為無能的懷疑感。

主動感-內疚感(學齡前期):

寶要發展主動性及獲得性別角色啦。

就算不受粑粑麻麻的直接控制,寶也能像直接控制那樣,該幹嘛幹嘛,這就產生了行為的主動性。

可千萬別經常嘲笑寶的活動,不然,小傢伙會對自己的活動產生內疚感。不能建立合適的性別角色呢?產生過度的內疚。

勤奮感-自卑感(學齡期):

寶上學啦,小傢伙在意啥了?學習和社交能力唄,

要是通過勤奮學習取得了成就,還得到了表揚,寶就會有一股勤奮好學的衝勁。

反之的,自然是粑粑麻麻不願看到的惡性循環——學習上失敗、成人批評,寶就自卑了。

身份感-身份混淆(青春期):

半大不大的階段,身份感很重要。

怎麼樣才算建立了身份感呢?當他對自己體格、智能、情緒等品質感到滿意,有明確的意志和目標,還知道這些品質能得到親人的認可時,就是了。

青春期的小傢伙,可要操心了,畢竟,體格在變化,認知能力在發展,社會要求也在改變,要是在感情問題、夥伴關係、職業選擇、道德價值等問題處理不當,得,身份紊亂了。

小南又要來「劃重點」了,嬰幼兒期,寶的性格尚未定型,粑粑麻麻得儘早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

發揚寶積極的性格特徵,消除消極的性格特徵。

粑粑麻麻要做好榜樣,你們的養育態度,對寶的性格形成有重要影響。

儘量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培養寶良好的情緒和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

從小給予寶良好的道德教育。

父母對寶的態度,會怎麼影響到寶的性格呢?

父母民主——寶獨立、大膽、機靈、善與人交往與人協作,有分析思考能力。

父母過於嚴厲——寶頑固、冷酷無情、倔強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

父母溺愛——寶任性、缺乏獨立性、情緒不穩定、驕傲。

父母過於保護——寶被動、依賴、沉默、缺乏社交能力。

父母意見分歧——寶警惕性高、兩面討好、易說謊、投機取巧。

父母支配慾強——寶服從、依賴、缺乏獨立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783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