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的閨蜜和我分享了賈靜雯小女兒咘咘玩跳床的照片,小咘咘真的超萌,就像個洋娃娃。但看完照片後,我還是想認真和大家聊聊跳床對寶寶可能引起的危害(嚴肅臉~)。
小D因為28周早產,出生時左右腦都是最高級別的出血,從出院開始她就一直在進行運動康復。小D的康復師在紐約是大師級別的,任何和運動相關的姿勢、玩具都是需要康復師同意或者指導下進行的。
因此,對於市面上很多比較熱門的寶寶玩具,小D其實都是不被允許玩的。今天就和大家說說跳床。
如何看待這類玩具?
在開始說跳床之前,我想先說說自己對於這類玩具的觀點。我先舉個例子吧,我很愛吃冰淇淋,但我知道吃冰淇淋容易讓我長胖,過多甜食對身體也不好。
那我是不是就堅決不吃了呢?並不是的,我還是會繼續吃,只不過會控制量。
唯一的例外就是,如果我已經有糖尿病,或者我家有糖尿病家族病史,那我就會絕對禁止吃冰淇淋,因為我知道冰淇淋對我的危害要比其他人高很多。
回到這類玩具道理也是一樣的。我一直相信,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這類玩具都是解放媽媽的好幫手,特別是對於一個人照顧寶寶的媽媽,可以有個地方讓寶寶自娛自樂一段時間太重要了。只不過在使用前,我們需要搞清楚兩點:
這類玩具對寶寶姿勢發展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如何最大程度避免這些影響?
我的寶寶是否已經有運動發展異常,或者是運動發展異常的高風險孩子?
這種跳床的危害是什麼?
1、容易養成踮腳習慣,過度發展小腿肌肉
如果我們去觀察一下,大部分寶寶在玩跳床時都是踮腳在裡面蹦躂的。如果長期使用跳床,就容易養成踮腳的習慣,從而過度發展小腿肌肉。
我們自己想像一下平時走路的姿勢,不管是腳跟還是腳尖先落地,最終我們整個腳掌都是和地面接觸的。而如果在寶寶小時候,一直強化踮腳,就容易導致他們今後踮腳走路,這是運動異常的一大表現。
2、身體前傾,沒有鍛鍊核心肌肉和臀肌
另外,大部分寶寶在跳床里的姿勢都是身體前傾靠著跳床的。處於這樣的姿勢下,寶寶幾乎就沒有在鍛鍊她的核心肌肉和臀肌,這兩大肌肉群對於寶寶任何大運動都是特別關鍵的。
而且很多時候,當寶寶處於這個姿勢,他們的頭就會後仰,脊椎前凸,這樣的狀態下,寶寶對於自己的身體感知和平衡就會很差。
我們想像一下,我們獨立站立時,最好的姿勢就是頭部放正,挺胸收腹,感覺腹肌收緊。對於寶寶來說也是一樣的,想要獨立站立,就是要有這樣的正確姿勢。而在跳床里的姿勢無疑在強化錯誤姿勢。
3、看不到自己的腳
可以獨立行走的一大前提就是寶寶自己要有意識腳的存在,這樣才能控制腳。也許這點聽上去很好笑,但新生兒剛剛出生時是不知道自己手腳的,很多媽媽都會注意到大概在寶寶3、4個月時,突然她對自己的手很感興趣,開始吃手了。
這個其實是一大認知進步,因為她終於發現自己的手了。
孩子運動發展是從上往下的,發現手後不久,我們會發現寶寶開始躺著抓自己腳了,即發現了自己的腳。
從躺著到直立,寶寶還需要經歷重新發現自己的腳的過程,平躺和直立看到的視野是不同的。而如果長期放在跳床里,我們就大大降低了寶寶發現自己腳的機會。
如何合理使用跳床?
對於運動發展沒有問題健康的足月寶寶,可以用,但要注意以下事項:
1、使用要有前提:最好是等寶寶可以很好獨坐以後用,經常看到很多媽媽會把才3個月剛剛會豎頭的寶寶就直接扔進跳床,這對造成危害的幾率高很多;
2、控制每天使用時間:一天累計最多1小時,每次不超過15分鐘。
對於運動發展已經延誤的,或者存在運動發展延誤風險的寶寶(比如早產兒、出生時腦損兒),小D的康復師建議儘量避免使用這類玩具。這類孩子本來已經是高風險寶寶,我們不希望人為再提高強化不好的姿勢的可能性。
孩子最好的運動地方永遠是在地上、在遊戲墊上,從剛剛出生的練趴,到後來的坐、爬,讓寶寶自發地、獨立地完成,這才是對寶寶運動發展最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780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