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涼鞋「有毒」,2歲女童一穿就病
近日,英國布萊克浦一對夫婦為慶祝女兒2歲生日,購買粉色小涼鞋送給女兒,怎料,女兒穿了30分鐘竟滿腳血痕,原因是涼鞋質量有問題。
炎炎夏日,很多媽媽都會買一雙好穿又漂亮的涼鞋給寶寶,呵護寶寶的雙腳,那媽媽如何才能給寶寶選對涼鞋呢?哪些鞋不適合寶寶穿呢?寶寶什麼時候開始穿鞋好呢?媽媽們趕緊來瞧瞧,mark起實用的乾貨知識吧!
寶寶足部傷不起,選涼鞋看4條件
6月,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讓寶寶光著腳丫,寶寶腳底很容易受傷,所以媽媽們最好買雙涼鞋給寶寶,不過給寶寶買涼鞋,不管媽媽給寶寶選什麼款式的涼鞋,可不能全憑喜好,需記住4個條件:
1、鞋子大小要合適且略寬
首先要考慮的要點是適腳性,鞋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為寶寶穿大碼鞋會走路不穩容易絆倒,而穿小碼鞋腳部發育可能會受影響。媽媽在給寶寶選鞋時,務必讓寶寶試穿,大小合適稍寬鬆為宜。
2、寶寶3歲以下別露腳趾
3歲以下的寶寶走路還不穩,容易摔倒,而且走路時常因踢到異物而受傷,媽媽在給寶寶買涼鞋時最好不要選露出腳趾的鞋。
3、鞋底要防滑、軟硬要適中
給寶寶買涼鞋要注意看鞋底,鞋底軟硬要適中,因為寶寶走路時前掌會自然彎曲,而柔軟的鞋子彎折容易,更適合寶寶。此外,鞋底要防滑,以減少寶寶摔倒的次數,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4、材質不重要、舒適最關鍵
寶寶涼鞋的材質有很多,不同材質特點不同,如塑膠涼鞋防滑但透氣性差,PU涼鞋柔軟有彈性但怕水,而真皮涼鞋吸汗透氣性好但價格貴。在給寶寶選購涼鞋時,涼鞋的材質只是參考因素而非關鍵因素,關鍵還是要寶寶穿得舒適。
2種潮鞋不適合寶寶穿,可致癌致脊柱側彎
有的媽媽追求時尚,會買潮鞋給寶寶穿,如洞洞鞋、厚底鞋,殊不知,這2種潮鞋存健康隱患。
洞洞鞋材質或可致癌
市面上的洞洞鞋曾被爆出含有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不利於寶寶健康。部分洞洞鞋還被檢出鉻、鎘、鉛等重金屬超標,寶寶長期穿,有可能患皮膚病。所以,媽媽最好別買洞洞鞋給寶寶穿,尤其是5歲以下的寶寶。
厚底鞋或可致脊柱側彎
厚底鞋的鞋跟高度有所增加,會使寶寶脊椎彎曲增大,易導致寶寶脊椎側彎,不適宜寶寶穿。另外,厚底鞋鞋底難彎曲,寶寶穿著跑動腳部費力,腳部易勞損,嚴重時膝關節也會受隨之影響。
給寶寶買鞋,記住「觀、聞、探、測」
在給寶寶買涼鞋時,媽媽除了要選對鞋外,還要注意檢測鞋的質量,檢測時,牢記「觀、聞、探、測」四字訣:
✤ 觀:先觀察鞋底與鞋幫面的黏膠處是否緊密,且沒有膠水滲出,然後再放在地上看鞋底是否平整,高度是否適中。
✤ 聞:聞鞋子的氣味,如氣味淡、不刺鼻表明鞋子含有害物質少,如氣味濃,有刺激性氣味,鞋子可能含過量的化學物質。
✤ 探:把手放到鞋子裡,摸摸鞋內是否有不平整物,以避免異物傷到寶寶的小腳,若沒有,可放心購買給寶寶穿。
✤ 測:鞋子若有袢帶讓寶寶穿上,然後粘緊拉動試試,不易撕開才購買,另外,寶寶穿著走路要舒適。
寶寶穿鞋異常表現,媽媽千萬別忽視
寶寶穿上新鞋,媽媽要持續觀察一段時間,以免寶寶「穿錯鞋」足部受傷。當寶寶出現以下3種表現時,媽媽要知道,新鞋不適合寶寶。
1、時不時亂踢
寶寶穿上新鞋後一般都會很開心,如果覺得不舒適,會哭鬧亂踢,此時,媽媽最好重新買一雙鞋給寶寶。
新鞋可能會磨腳,寶寶剛穿時腳部有刮痕是正常的,但若鞋子存在質量問題,持續刮傷寶寶腳部,媽媽最好不要讓寶寶再穿了。
寶寶穿新鞋後如腳底起水泡,媽媽就不要讓寶寶再穿了,因為如果寶寶繼續穿,易患皮疹或腳部受損。
親子百科:寶寶哪些情況不需要穿鞋?
寶寶腳部發育有一定的過程,1-3歲是足弓定型和骨骼定型的關鍵時期,童鞋可起到支撐作用,但穿童鞋有講究,以下情況寶寶不需要穿童鞋。
1、寶寶走路不穩,不用穿鞋
寶寶開始穿鞋的時間不應該按照寶寶的年齡作為標準,而應以寶寶實際走路能力為標準。寶寶不會走路或走路不穩都不用穿鞋,因為穿鞋會對寶寶皮膚和腳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當寶寶小腳不再緊扣地面,走路時沒有暫停下來調整身體平衡時,寶寶就可以開始穿鞋了。
2、寶寶不外出,不需要穿鞋
寶寶腳部汗腺雖不發達但還是會出汗,如果一直被鞋子捂著不利於排汗,所以寶寶不外出時不需要穿鞋,光腳走路更好。
扁平足危害大,危害不止疼痛那麼簡單,既會導致運動受限,還會引起足部其他關節甚至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關節的連鎖反應,如發生炎症、變形等,所以要及早預防。那扁平足要如何預防呢?寶寶得了扁平足要如何糾正?媽媽們如想了解詳情不妨猛戳【閱讀原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