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身為大學教師的朋友跟我聊起他那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夫妻兩個都是博士,朋友的妻子還是「海龜」,可兒子的成績卻是是班級倒數第一,他問我為什麼,我說主要時因為你的夫人太能幹了。他還以為是開玩笑呢,認為我在指他夫人忙於事業,就說,沒有,我老婆每天陪他寫作業,就是每次不到五分鐘,就火冒三丈,對著孩子大叫「你怎麼這麼笨!」。我說,你看 ,問題就出在這裡,你兒子的母親太聰明了,他這麼小怎麼可能比他母親聰明呢?
溫柔、賢淑、善解人意···類似的文字是不是很熟悉?這些文字都是用來形容母親的,也只有這樣的母親才可能培養出出色的孩子。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習慣不往母親性格的反方向發展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母親。
優秀母親,都具有以下特質
1.進門前,忘記自己的不愉快
媽媽在進家門之前,務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單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現在開始承擔的是母親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親很快樂,千萬不要把與孩子無關的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是無辜的。
2.捍衛孩子的小小榮譽
當孩子興致沖沖地告訴媽媽他今天在學校得了一顆五角星或是小紅花的時候,千萬不要表現出厭煩或者不屑一顧,一定要和兒子一樣高興地表揚他。最恰當的辦法是說能不能讓媽媽看看,要與他分享這個快樂,因為這個榮譽對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3.做「無知」的媽媽
當孩子來問媽媽,「這個字怎麼念」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時,媽媽最好不要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麼連這個字都不認識」。媽媽最好看了一眼後,說,哎呀,我也不認識,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幾次之後媽媽就教會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時,孩子查完字典認識該字後會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後就養成查閱資料不依賴媽媽的習慣了。
4.媽媽需要淡定,再淡定!
當孩子告訴媽媽今天考試沒考好時,媽媽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絕對不能發火或臉色陰沉,孩子這時正緊張地觀察著媽媽的臉色呢。所以,媽媽最好表現得沒什麼情緒變化,讓孩子把卷子拿出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錯在哪兒。最後再鼓勵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試就不會錯了。
PS:媽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那是常有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快要發火之前去衛生間沖個臉,冷靜一下,效果真心不錯!
5.面對失敗,媽媽再堅強一點!
當孩子遭受失敗或挫折時,媽媽要表現得堅強和絕不放棄,冷靜地告訴孩子失敗只代表一時,不代表孩子終生失敗。最差勁的媽媽就是用刻薄的語言挖苦他,把孩子數落得一無是處,甚至新帳舊帳一起算。這樣的母親教育下的孩子會極度自卑,甚至放棄自己本應美好的前途。
6.避免「你必須……」、「你應該……」的語句
媽媽不要在孩子還沒把想說的話表達清楚時 ,就自以為是地搶先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就以「你必須……」、「你應該……」的語氣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觀點來代表孩子的觀點,而且要求孩子去執行。媽媽千萬不能成為「專制」的代名詞。
7.別讓自己成為傷孩子最深的人
媽媽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說話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親,所以,母親最清楚孩子的弱點在什麼地方,假如母親在說話時經常直指孩子的弱點,以諷刺、批評或要挾,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孩子內心會很受傷害,因為這個傷害來自於他最親近的人。
8.「簡短語言+沉默」 > 嘮叨不停
媽媽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語言的數量。千萬不要嘮叨,事實上,最讓孩子害怕的是母親的沉默,在和孩子分析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媽媽可以給孩子思考的時間,這段時間你的沉默會讓孩子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思考要如何改正;與滔滔不絕的嘮叨相比,沉默的效果要好得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716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