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大的寶寶被媽媽這樣的方式餵養,竟然中毒身亡!

最近看到一則這樣的消息

8個月的寶寶明明(化名)長得非常可愛,可是媽媽李女士總覺得寶寶手腳沒有力氣,後來無意間聽到小區大媽說「這麼大的孩子怎麼能只吃白粥呢?不給寶寶吃鹽怎麼會有力氣?農村人都知道,要有力氣必須要吃鹽的。」

李女士信以為真,便開始往寶寶的粥中加鹽,平時自己做菜放的鹽也更多了。幾天之後,寶寶突然高燒,後來寶寶逐漸失去意識,李女士才急忙將孩子送到醫院,但寶寶還是沒能保住,離開了人世。

原來寶寶是因為吃鹽太多,導致高血鈉引發脫水窒息死亡的。急診醫生得知李女士每天都往孩子的粥中放大量食鹽,怒斥李女士的不負責任,李女士也當場昏厥。

家長不要以自己的口味來推測寶寶的口味。當食物中的含鹽量達到0.25%時,家長可能感覺不到咸,但寶寶能感受得到。新生兒的腎臟發育不成熟,調節、濃縮能力比較差,腎臟沒有能力將它排泄掉,因而很容易受到食鹽過多的損害,其結果是孩子將來就可能發生高血壓,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心臟肌肉衰弱。

別再讓無知傷害寶寶了!

不少老人,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都普遍認為,寶寶出生後要吃鹽才能有力氣,所以寶寶一到吃輔食,稀飯里放鹽、放醬油的屢見不鮮,結果導致悲劇頻頻發生!

有位農村女孩才20歲,沒什麼文化,只上完小學就打工,未婚先孕,20歲結婚一個月後就生了個男寶寶。一家人歡天喜地,婆婆更是喜上眉梢。

但這位年輕的媽媽奶水不多,一個月的寶寶就開始喂牛奶,婆婆是老莊稼人,覺得人不吃鹽就沒力氣,於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每次給孫子泡奶粉的時候,都要加上鹽,年輕的兒媳婦也覺得沒什麼。

但是,在寶寶5個月時,突然出現發燒抽搐、四肢水腫,到了醫院才知道可憐的寶寶得了高血鈉症,已經出現腎衰竭。後來經過醫院搶救,寶寶的性命是保住了,但是由於腦部嚴重受損,導致智力低下。

所以千萬不要給1歲內的寶寶額外加鹽,1歲後的寶寶也要少吃鹽!

1歲內寶寶這些東西也不宜吃

一、醬油

醬油也含有大量的鹽分,攝入過多醬油與攝入過多鹽分同理。6個月後的嬰兒才可以攝入醬油,不過最好不要放。至於市面上的「兒童醬油」,有專家稱只是一種噱頭,與成人醬油沒有什麼區別。平日奶粉、輔食所提供的營養已經足夠!

二、蜂蜜

「一歲以內確實不能吃蜂蜜,以往老一輩總說的孩子上火吃點蜂蜜就好了,這種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揚州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時麗解釋道,蜂蜜很容易感染上一種會產生毒素的「肉毒桿菌」。寶寶的腸胃功能還不夠強大,容易使寶寶中毒,所以給寶寶吃蜂蜜、喝蜂蜜水都不行,否則會導致寶寶噁心嘔吐,嚴重的時候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三、海鮮

此外,海鮮也上了寶寶食品的「黑名單」。記者昨了解到,這一點也不冤枉。「我給一些小寶寶體檢的時候,就碰到有不滿一歲的女嬰,胸部已經鼓起來的情況,實際上這就是輕度的性早熟癥狀。一問孩子的家長,他們喜歡給孩子吃魚蝦。」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張姓兒科主任告訴記者,野生淡水魚蝦的營養確實不錯,可人工養殖的都是喂飼料的,飼料中含有激素,越大的淡水產品體內所含激素越多,孩子吃多了,就會導致性早熟。

四、巧克力

不止1歲,8歲以下兒童都不建議吃巧克力。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巧克力為「代可可脂」,含有反式脂肪酸,長期攝入不利於兒童健康。若在睡前吃巧克力,巧克力中可可鹼會使兒童神經系統興奮,造成不易入睡和哭鬧不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692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