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有含義 媽媽聽懂最重要

Faye Mi ...| 2016-07-10| 檢舉

寶寶哭鬧有含義 媽媽聽懂最重要

新生兒時期,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語言系統還沒發育完全,哭鬧就成為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嬰兒的啼哭是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不同的哭聲往往是護理好嬰兒的最基本的條件。

所以,作為寶寶傳遞「信號」的一種語言,是新手爸媽必學的知識。讀懂寶寶的哭聲,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菜鳥,你也可以。

1 餓了

餓哭的典型「聲音效果」是,低音調,有節奏,而且重複著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哭一聲,然後有個停頓,再短哭一聲,再停頓,就像在說「餓—餓—」一樣,直到被媽媽抱起來喂奶,哭聲才停止。如果你仔細觀察他的動作,會發現他正張著小嘴,或是正吮吸自己的手指頭

一般來說3~4個小時需要喂奶一次,間隔時間不能太久;經常性1~2小時就哭鬧,有可能是一次性奶量不夠。

2.尿布濕了

尿片濕了的狀況,對新手父母來說,是比較容易去判斷的,目前許多的新生兒紙尿片,都會有尿濕顯示,來提醒新手爸媽們該替小寶貝更換乾爽的尿片囉!要不然小屁股觸碰到濕濕的尿液或是糞便,可是會讓小寶貝感到相當不舒服。

3、患有呼吸系統疾病

如果寶寶持續哭鬧、哭聲微弱、呼吸急促時。爸爸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哭聲是否微弱,並有咳喘,在安靜時呼吸次數有無明顯增快,當不氣促,體溫升高或也不升高反而身體發涼,這種情況通常是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應馬上去醫院救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患此症的寶寶還可能會出現口吐白沫的症狀。

4.想睡覺了

有些小寶寶想睡覺前,總是顯得比較煩躁,新生兒一整天需要大約16個小時左右的睡眠,如果寶寶的眼皮顯得很重或一直揉眼睛,就表示他想睡了。給寶寶提供一個溫馨、安靜的睡眠環境,對於幫助寶寶入睡會有很大的加分效果。

5、生病了

如果寶寶因為身體生病而不舒服地哭泣,和他平時的哭聲是不一樣的。大多數父母在此時能夠本能地知道有什麼地方出差錯了。生病後,嬰兒的哭聲通常是虛弱的嗚咽,而且表現得無精打睬、食欲不振,同時還可能伴有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這就需要抓緊時間去看醫生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喝奶吸入了空氣或者對配方奶中的乳糖或牛奶蛋白不耐受,肚子裡產生脹氣,寶寶就用哭聲告訴媽媽,「我的肚肚不舒服!」此時媽媽應當優先考慮給寶寶換成部分水解蛋白奶粉,例如美贊臣親舒易消化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粉,寶寶消化好了,就不難受了。

6、腸絞痛

當腸絞痛時,寶寶的小臉會脹紅、下肢蜷曲於肚子上,這種情形通常來得很急,常常發生於下午及夜間,好發於3個星期至6個星期大的新生兒。醫生們也無法確定是什麼明確的原因造成寶寶腸絞痛的發生,不過這種莫名的肚子痛,一般在寶寶3個月大左右,幾乎都會恢復正常。

對付寶寶腸絞痛有一些法寶,可以抱起寶寶,規律地且輕輕地搖一搖,在小肚子上擦一些消脹氣的藥膏按摩一下,或用溫毛巾放在胃的位置、唱唱歌、洗個溫水澡,都可能可以舒緩寶寶的不適感。

寶寶的哭鬧不是無緣無故的,因而父母應根據具體情況,查明原因,及時解決,這對嬰兒的發育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674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