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都愛吸奶嘴?
寶寶從出生至2歲左右稱為「口腔期」,此時期的寶寶可經由「吸吮」來獲得撫慰及安全感。因此,小寶寶除了吸吮母奶或配方奶來得到生理上的飽足感外,其他時間也會想要藉由吸吮來得到口腔的滿足,安撫奶嘴就是因此而誕生的,藉由吸吮安撫奶嘴,可使寶寶感覺熟悉、安全,進而平息焦慮的情緒。
張兆良醫師表示,在部分心理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在口腔期沒有得到滿足,加上家長未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未來孩子在性格上可能容易出現偏激、沒耐性、不安、悲觀……等負面表現。因此,適當使用安撫奶嘴,是有其正面意義。所以,從心理滿足的角度來看,專家們認為:在出生階段至一歲半左右可以使用安撫奶嘴。
當然,有些寶寶並不愛吸奶嘴,只要寶寶沒有表現出吸奶嘴或手指的慾望,而且情緒穩定,家長不用刻意硬幫寶寶塞上一個奶嘴。
胎兒會吸手指!
吸吮,是小嬰兒的本能,很多胎兒在媽媽肚子裡,就會把手指頭放入嘴巴中,來滿足自己,此時他已經把手指頭當成第一個安撫奶嘴了呢!
小心過度使用奶嘴!
通常建議安撫奶嘴使用年齡大約是出生至一歲半左右,過了一歲之後,寶寶會走路、學說話,家長就可以盡量減少白天奶嘴的使用時間,最好只在寶寶睡覺或累了……等少數時間才使用。
醫師怎麼說:
如果寶寶過度使用奶嘴,例如:奶嘴吸到四歲以上或長時間吸奶嘴,一天超過六個鐘頭,也有可能會發生牙齒咬合不正、門牙暴牙、嘴巴形狀不佳……等狀況,甚至可能影響學習說話的機會或發音,因此,家長需要注意不要過度使用奶嘴。
保母怎麼說:
有些家長太過依賴奶嘴來解決寶寶的情緒,例如:孩子一哭鬧就把奶嘴往嘴裡塞,長久下來,可能造成寶寶對於奶嘴過度依賴。家長應該要多多關心寶寶的需求,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例如:肚子餓、太冷太熱、無聊、想找人抱……等,才能解決寶寶的需求反應,而不是用奶嘴打發寶寶哭鬧。
何時該戒奶嘴?
奶嘴是寶寶第一個好夥伴,但絕不是永久的朋友,當寶寶已經有更多探索能力,可以從許多事物得到滿足及快樂時,也就是奶嘴差不多功成身退的時候了,否則將影響牙齒發育、說話發音等。
醫師怎麼說:
寶寶到了一歲半前後,很多時候不需要依賴奶嘴所給予的安全感,家長可以漸進式的減少寶寶吸奶嘴的時間,例如:白天多和寶寶說話、多陪他玩,讓寶寶不再專注在奶嘴上,等寶寶睡覺前才讓寶寶吸吮奶嘴。通常建議最遲在二歲前盡量就戒掉奶嘴。
如果有些寶寶年紀比較大了還是習慣吸奶嘴,家長也可以帶寶寶去看牙醫,檢查是否影響牙齒發育。
保母怎麼說:
可以把戒奶嘴的時間大約定在一歲半~二歲,因為,一歲半之後寶寶已經稍微理解大人的話,此時,盡量告訴寶寶吸奶嘴的缺點,或是表達媽媽不希望他一直吸奶嘴,但是,保母協會理事長也特別提醒家長注意,安撫奶嘴主要是給予孩子安全感,想要孩子減少對奶嘴的依賴,就要多從其他地方滿足孩子,當孩子從生活中得到滿足後,自然會減少對奶嘴的依賴。
有些媽媽可能會以抹辣椒或馬上完全不給等強烈的方式來戒寶寶奶嘴,理事長認為,這樣對寶寶來說並不好。因為,處理不當就成了一種殘酷的剝奪,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所以,如果真的要用強烈的方式,最好針對大一點的寶寶(例如:二歲以上),先口頭告知二次,讓寶寶知道一直吸奶嘴,奶嘴會壞掉喔(媽媽第三次才抹辣椒),讓寶寶有心理準備。
戒奶嘴的小撇步
1.循序漸進消失法
白天盡量不讓寶寶看見奶嘴,並安排寶寶多玩玩具或遊戲,轉移對奶嘴的注意力及使用時間。
2.告訴他為什麼不能吸
有些寶寶已經到了二歲能理解大人意思,家長可以提醒他,因為寶寶已經長大了、牙齒會不好看、別人會笑……等理由,請寶寶不要再吸奶嘴了。
3.剪破奶嘴
有些媽媽會故意把奶嘴剪破,讓寶寶發現吸起來很奇怪,有可能因為怪而不想吸。有些媽媽會藉此請寶寶把壞掉奶嘴丟掉,等他下次想吸時,告訴他已經壞掉,而且引導他自己想起來是自己拿去丟掉了。
4.說話或吃東西不可以吸
當寶寶要說話或想吃東西時,可以告訴他如果不拿掉奶嘴,別人聽不懂或不能吃東西。
5.故事書
利用戒奶嘴的故事書,讓寶寶期待自己也可以像主角一樣戒掉奶嘴。
6.上幼稚園就戒了
有些寶寶上幼稚園前還吸奶嘴,結果等上幼稚園有同儕壓力(怕被同學笑),很快就自動戒了。
7.換一個奶嘴
換一個寶寶比較不喜歡的新奶嘴形狀,並告訴 寶寶這種奶嘴不好吸,那就不要吸了。
8.減少半夜吸奶嘴
有些寶寶半夜一定要吸奶嘴才能入睡,就盡量在睡前一餐讓寶寶吃足夠的固體食物,可藉此減少半夜肚子餓,半夢半醒間非要吸奶嘴的情況。
9.藉機戒掉奶嘴
當寶寶到了戒奶嘴的年齡,剛好遇到生病,例如:喉嚨痛、嘴巴破、咽喉炎……等吸奶嘴會痛的情形時,若寶寶不願意吸奶嘴,可趁機收起奶嘴,也許等病好了,奶嘴也戒掉了。
10.獎勵法
孩子二歲以後,家長可以使用獎勵法,例如:整天沒吸奶嘴,媽媽就給他一個小玩具、多說一個故事等獎勵。
11.偶像的力量
如果孩子喜歡很某些卡通人物或明星,就可以告訴他:如果你一直吸奶嘴,某某會不喜歡你嘍!或者藉由孩子較親近的朋友、大哥哥、大姐姐勸勸孩子不吸奶嘴,因為是孩子親近的人說的話,孩子或許會接受。
以上的方法,都是幫助孩子戒奶嘴的小法寶,但是最主要的成功因素還是來自於父母的堅持、愛心、耐心與肯付出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所以,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給寶寶斷奶的時候,寶寶一時間不能接受,於是家長讓寶寶用安撫奶嘴來緩解斷奶期的不適。但隨著寶寶的長大,安撫奶嘴會影響寶寶的口腔衛生,而且會養成奶嘴依賴心理,睡覺也要帶著。如何讓寶寶徹底告別,戒掉奶嘴呢?
第一招:培養用水杯喝奶的習慣
多數寶寶對新鮮事物是非常感興趣的,可以購買一些造型可愛的學習杯,嘗試著讓寶寶用學習杯喝奶,最開始可以嘗試用吸管杯,之後甚至可以嘗試用水杯來喝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最好能逐步減少奶嘴的使用次數,比如先改成1天用2次,然後改成1天使用1次。寶寶可能還是會想念自己的奶嘴,但是寶寶不可能永遠用奶瓶進食,改變進食方式是不可避免的過程,必要的時候家長還是應該狠下心來讓寶寶戒掉奶嘴。
第二招:不要在臨覺前喝奶
寶寶逐漸長大,入睡之前其實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聽爸爸媽媽講故事,或是簡單地說說話,整理一下床鋪等,不要把喝牛奶當成入睡前的最後一個節目。家長應逐漸訓練寶寶在睡前半小時或一小時坐著用水杯或學習杯喝奶,然後去刷牙或漱口,然後再上床睡覺,久而久之寶寶就會戒掉奶嘴。
讓寶寶戒掉奶嘴千萬別這樣做
寶寶依賴奶嘴是很多爸爸媽媽的煩心事,於是也出現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做法,39育兒編輯提醒大家,有一些方法最好還是不好嘗試,以免適得其反。
1.不要在奶嘴上塗抹異物。有些媽媽為了斷奶會在乳房上塗抹黃連、辣椒油等,師徒通過讓寶寶產生厭惡情緒來斷奶,於是在奶嘴上塗抹一些辣味有異味的東西,也開始流行開來。其實這種做法不一定有效果,更糟糕的是可能會帶來負面心理結果。
2.不要採取懲罰的手段。比如喝令寶寶不准使用奶嘴,不聽話就打或罵,寶寶戒掉奶嘴需要一個過程,強行禁止只會讓寶寶產生逆反心理。
寶寶在斷奶之後,對於安撫奶嘴是非常依賴的,如果想要讓孩子放下奶嘴,改掉這個習慣,那麼家長們對於上面介紹的事情一定要多加註意,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的寶寶戒掉奶嘴。
安撫奶嘴幾乎是每一個小嬰兒必備的用品,大約有80%的小嬰兒,至少持續使用過幾個月以上。然而安撫奶嘴究竟對孩子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始終是一個引人爭論的問題。讓我們從正反兩面探討安撫奶嘴的功與過,解開爸媽對它的矛盾情結。
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幾乎是每一個小嬰兒必備的用品,大約有80%的小嬰兒,至少持續使用過幾個月以上。然而安撫奶嘴究竟對孩子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始終是一個引人爭論的問題。讓我們從正反兩面探討安撫奶嘴的功與過,解開爸媽對它的矛盾情結。
小寶寶為何愛吃奶嘴?
小嬰兒對安撫奶嘴的情結,應該追溯到子宮內的胎兒期。吸吮反射,是哺乳類動物求生的本能,胎兒在羊水裡無所事事,就會吸吮自己的大拇指自娛,所以手指是先天配備的第一個安撫奶嘴,有的胎兒或嬰兒還不一定慣用大拇指,而對其他手指有偏好呢!
這個小把戲的意義,不只是自我滿足口欲,其實更重要的是胎兒在進行「野外求生」的課程,如果沒有充份演練,技不如同胞,以多胞胎的哺乳類動物,如豬只為例,肯定會遭到淘汰出局,無法存活。所以,嬰兒持續需要滿足吸吮反射,才會有安全感。
安撫奶嘴有何好處?
安撫奶嘴,對孩子確實是有正面的作用,只要看孩子想睡而煩躁不安時,塞入奶嘴就安靜下來微笑入睡,任何照顧者,都要為安撫奶嘴鼓掌。
提倡奶嘴的學術論文,歸結奶嘴的好處包括:清洗容易、滿足口欲、增加安全感,甚至有研究指出,安撫奶嘴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
專家為何反對使用安撫奶嘴?
既然安撫奶嘴好用,為什麼反對聲浪未曾平息呢?問題出在使用的時間不宜太長。嬰兒吸吮的生理需求,在出生至六個月大的這段時間最強,此時依賴奶嘴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家長或小寶寶習以為常,讓奶嘴一路伴著寶寶長大,就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了。根據學術論文歸納出的奶嘴壞處包括:增加口腔內念珠菌感染、促進齲齒細菌滋長、長期使用造成咬合不正、提高中耳炎的發生率等。
給父母的貼心話
由這些具體的建議看來,安撫奶嘴用得早,不如用得巧,把握它的適用年齡可以作為照顧孩子的好幫手。但是,也不要忘了,當孩子成長,它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後,記得讓奶嘴功成身退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6216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