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孩子越大,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就越是讓人頭疼,
很多朋友在微信中跟我說,
「我也不想發火,可好好說,孩子就是不聽啊!「
「孩子很倔,脾氣比我還大,講道理比我還多!」
「有時候煩起來只好動手,完了自己又後悔……」
「當時孩子好像記住了,但過兩天又這樣了!」
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有一個良好的溝通習慣。
語言的作用並不僅僅是為了把事情說清楚,
還帶著思維、邏輯、情緒和表達(的語氣和神態)。
而這一切,都決定著溝通的效果。
給大家總結了一下,
影響親子溝通的六大問題
(這些問題,我自己,也或多或少都經歷過,現在算是領悟過後的感言吧)
1
是否是平等的對話!
這樣?
或者這樣?
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不平等的對話,
一開始就註定了「對抗關係」的結果
2
是否相互尊重!
孩子不聽勸告,在床上蹦蹦跳跳,
結果,摔跤了!
▼
這樣?
或者這樣?
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情緒,強迫孩子不許哭,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萬事都是『』我是老子,我不會對你不好,所以我說了算!『』
不在意孩子的尊嚴,尤其是孩子犯錯的時候。好像只有讓孩子越傷心,挖苦羞辱越到位,孩子才能長記性。
其實恰恰相反,平靜的情緒下,吸取的才是教訓,被激怒的時候,記住的只是憤怒和傷害。
3
是否有信任?
這樣?
或者這樣?
你相信孩子,孩子就能做好,
唯有愛與信任,
不可辜負!
4
是否懂得欣賞孩子優點,而不只是看到孩子缺點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
成年人能接受這個觀點,
但是卻不太接受,孩子有缺點這個事實。
這樣?
或者這樣?
這是一次,送孩子上學路上,遇到的真事,當時對方奶奶說得比這更嚴重……
學會接受孩子缺點(何況性格內向一些,真的還談不上是缺點),用欣賞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優點,例如孩子回應了我一個甜甜的笑容,我感覺也很美好啊!
5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作比較
這樣?
或者這樣?
我們每個人真正的對手,是自己!
不斷的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昨天,
才不會有努力過程中的嫉妒,
超越之後的孤獨!
如果孩子對我們說,
你看人家爸爸一天賺幾萬,你呢?
人家媽媽每天做的菜多好吃,你呢?
作何感想呢……
6
不要用不好的未來去激將孩子
這樣?
或者這樣?
不要動不動就用否定孩子的將來,
去「激將」孩子,
其實我們應該善於利用孩子的「將來」,
去合理的引導孩子,
堅定夢想的孩子,最不用操心了!
牛媽心語
我已經記不清,收到多少五歲半後的媽媽發來消息說,我感覺和孩子的溝通不順暢,我們之間有很多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
我想再次提起我之前說過的一句話,如果孩子總是錯,那就是我們的錯!所有五歲半的孩子都不好溝通,那就是父母的認識問題!
改變你的態度、言語表達和心理認知,才是改善親子關係的根本。
有一句話說得好,愛一個人,從好好說話開始!我們和孩子,和愛人,和朋友,都應該如此!
謝謝我是牛媽彭小蹦(公眾號ID:pengxiaobeng)提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