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已經過去好幾天了
為了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聽說,很多媽媽都已經準備好了小涼蓆
今天的重點是,一定不要給寶寶用沒有清洗暴曬的蓆子

01 因用陳年涼蓆 致新生兒出現膿包高燒
近期,東陽市的一對年輕小夫妻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寶寶。可出生第3天,寶寶的脖子後面就長了一個癤子。接下來幾天,寶寶身上癤子越來越大,且整個後背都開始腫了起來。孩子突然變得異常哭鬧,睡不踏實,奶量也不斷減少,惹得媽媽一度抱怨。直到第7天寶寶出現高燒,粗心的父母才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新生兒科的陶主任打開襁褓中的嬰兒,身後的膿包讓他大吃一驚。通過檢查,才發現孩子已經發生了感染性休克和新生兒敗血症,需要立即住進新生兒病房治療。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原來引發孩子感染的病原體是一種常見的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經過物理降溫、補液和抗感染等治療,孩子的體溫才慢慢降下來。為了把背後的膿包清理乾淨,陶主任還專門請來外科醫生來實行切開引流手術。

一系列治療之後,寶寶終於恢復正常了。可,這麼小的寶寶,背後怎麼會生出這麼大的膿瘡呢?經過陶主任的詢問,才發現罪魁禍首居然是涼蓆。
原來,因為那幾天太熱,孩子父母擔心孩子因出汗多而捂出痱子,就把去年的涼蓆拿出來鋪上了。因為涼蓆擱置已久,又沒有清洗暴曬,所以才讓寶寶糟了大罪。陶主任提示各位新手爸媽,可千萬別小看這不大的膿包,它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敗血症、肺炎、腎炎或腦膜炎等嚴重後果。
02 涼蓆,真有這麼可怕嗎?
且不說皮膚嬌嫩的孩子,就是我們大人在睡完沒清洗的涼蓆後,也會感覺渾身不舒服,甚至奇癢難耐。有些人的身上還會出現紅腫和紅色小疙瘩,如果不停搔抓還有可能潰爛。其實,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涼蓆性皮炎。而引起涼蓆性皮炎的原因主要有三種:人體對草、蘆葦等材料過敏;陳年舊席因長久放置易導致細菌感染,長久未用的蓆子蟎蟲太多,出現丘疹性蕁麻疹。
當然,這三種原因中最噁心的一定是蟎蟲!

是否寶寶嫩滑的肌膚上,經常會起些紅疹、瘙癢?

是否晚上睡覺時常覺得皮膚癢癢的,有時候一撓紅紅一塊?

據統計,超過3個月以上未使用的涼蓆,就會滋生超過1000萬隻的蟎蟲!蟎蟲種類繁多,喜歡分布在居室內陰暗的角落,比如沙發、地攤、床墊、枕頭等。而涼蓆的間縫也是分布最廣的地方。蟎蟲是靠吃人體死皮為生,如果汗液讓涼蓆變得潮濕,就會繁殖大量的蟎蟲!而,蟎蟲的屍體、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過敏源,容易導致過敏性皮炎、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
看了上述新聞,估計好多媽媽都不敢給寶寶用涼蓆了。其實涼蓆也並沒有這麼可怕,但使用涼蓆前,一定要做好衛生清潔工作!具體清潔步驟如下:
1,使用之前先高溫消毒,如用熱水和熨斗燙,都是不錯的辦法。
2,燙過的涼蓆要放在陽光下暴曬,利用紫外線和自然熱力殺菌,像蟎蟲這種頑固的病原體,最好連續暴曬3天。
3,使用過程中,最好每天用乾淨的毛巾擦拭一遍。遇到寶寶尿濕的時候,更要及時清洗暴曬。

當然,為了避免蟎蟲的叮咬,除了涼蓆之外,上述說到的床單、床墊、枕芯、沙發套、地毯等也要經常清洗暴曬。
03 使用涼蓆,不可忽略這幾點!
盛夏時節,睡在厚厚的被褥上面,的確不利於散熱。所以,涼蓆是必不可少的散熱床品。但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材質選擇:儘量選擇透氣性好、材質優良、柔軟舒適的涼蓆。常見的藤蓆、牛皮席、纖維席、亞麻席都是不錯的選擇。相反,質地粗糙的草蓆、蘆葦席不但散熱差,還容易招蟎蟲。竹蓆雖然涼快,但寶寶對冷熱的自動調節適應能力較差,使用的時候最好能墊層棉布。

慎用新席:為啥有舊涼蓆,最好不給寶寶用新涼蓆呢?因為新買的涼蓆柔軟度差,且表面不太光滑,很容易劃傷寶寶的皮膚。如果表面的小毛刺扎進寶寶的皮膚而沒被發現,很容易發炎感染。
經常清洗:不管是舊涼蓆還是新涼蓆,給寶寶使用之前一定要徹底高溫消毒,並放在太陽下暴曬,殺死細菌和蟎蟲。寶寶經常睡得涼蓆也要經常熱水清洗晾曬。如果能「一天擦一次,一周晾一次」最好不過了。
其實,給寶寶降暑的方法不止有涼蓆一種。對於小寶寶來說,能大環境降溫(26℃~28℃)的空調是最佳神器。涼蓆只是局部散熱,如果大環境氣溫偏高,寶寶煩躁哭鬧起來,反而更容易引起痱子。其次,夏季天熱容易感染,家長需經常給寶寶用溫水洗澡,保持皮膚清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595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