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的孩子媽媽不能把他叫醒?叫醒了會瘋嗎?

棋子傀儡| 2016-07-04| 檢舉

孩子睡覺是家長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這是孩子吸收營養長個的最佳時期,可是睡覺時說夢話,夢遊是很多小夥伴在睡眠時存在的問題。民間一直流傳著夢遊的孩子不能叫醒,否則可能會害死孩子,這是真的嗎?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什麼人會說夢話,夢遊呢?

一、為什麼說夢話?

晚上經常說夢話,說明睡眠期間神經過於興奮,可能是由於精神緊張、或過於疲勞、或吃得太飽、或壓力過大等因素引起的。另外,晚上經常說夢話還有可能是神經衰弱的表現,必須要注意加以調整。

二、為什麼夢遊?

夜遊症也稱睡行症。該症曾被稱為「夢遊症」,後經腦電圖研究確定,該症同夜夢無關。大多在入睡後1——3小時內發生。發作時兒童睜眼凝視,坐起,下床行動。一般他不會碰到或摔傷,有時還能做較複雜的事情,如掃地、倒水等,行動幾分鐘至半小時後又回到床上入睡或醒來時發現自己在黑暗中即哭喊起來。患者一般時候不能回憶自己睡著時所發生的一切。嚴格地講,夜遊症屬於意識內容障礙。大於15%的5——12歲兒童有這種現象。其中1%——6%的兒童有持久的盟友。男多與女,這種現象一般可隨年齡的增加而自愈。夢遊症也可通過精神宣洩法加以治療。

三、如何幫助孩子解決說夢話或者夢遊的毛病?

這就要求家屬或親朋要多與夢遊者促膝談心,了解其內心深處的苦悶和精神壓抑的根源,然後設法解除其最根本的病因。如有些兒童往往因想念親人而致夢遊症,此時有關親人要多加關心和愛護,可能時宜儘早與之相見;若一時相見有困難,多給孩子寫寫信或打電話,都可有效消除孩子對親人的思念,從而避免夢遊症的發生。

1、家長應注意選擇影視節目內容,並且不在睡前講武俠怪誕等緊張恐怖的故事。

2、孩子臨睡前不能恐嚇,要給孩子創設寬鬆、溫馨的環境和睡眠氣氛,讓其自然入睡。例如,室內的溫度適宜,燈光暗淡,有寬鬆的被褥,使孩子入睡前感到舒適溫暖,有一種迷迷惘惘想睡覺的感覺;放一些 輕音樂,如催眠曲之類,刺激孩子睡眠;當孩子漸漸入睡時,成人可在孩子額頭親一親以示安慰,讓孩子甜甜地進入夢鄉;孩子初次進入陌生環境,如喬遷等,父母應讓孩子熟悉周圍環境,讓其對自己的居室滿意,切不可強迫孩子獨自一人在新環境中睡覺。

3、對症狀較重的孩子可請醫服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藥物,西藥方面可服苯巴比妥(魯米那);中藥可用寧心安神鎮靜藥物,使孩子在睡眠中保持安靜。

那麼這樣分析下來,原來夢遊和說夢話都是因為睡覺的孩子內心存在一定的壓力或者問題導致在睡眠的時候開口或者行動,這是一種內心情感宣洩的方式,所以危險的本身不是把孩子叫醒,而是孩子的無意識的情況下可能會做出過激的行為,同時把孩子叫醒,可能會影響他本就不高的睡眠質量。所以遇到睡覺不老實的孩子,家長一方面要多多操心孩子睡眠,同時還是要加強心理引導,讓孩子早日擁有一個健康的睡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580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