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定時就寢後果有多嚴重?

棋子傀儡| 2016-07-01| 檢舉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讓孩子乖乖上床睡覺無異於一場戰爭。但最近,科學家們提出了支持父母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新證據:研究發現,就寢時間不規律將使兒童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

這項發表於《兒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就寢時間不定將打亂兒童的自然晝夜節律,導致睡眠缺乏,並因此阻礙大腦發育,使兒童在控制特定行為方面出現問題。而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3~5歲的學齡前兒童保障每晚11至13小時的睡眠,其他12歲以下兒童則需要每晚10至11小時的睡眠。

在媒體發布會上,該論文作者、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學教授伊馮·凱利告訴公眾:「不規律的就寢時間和相伴而來的持續的不穩定感類似於乘坐飛機後的時差效應,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及其日常功能形成干擾。

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10230名入選英國「千禧年隊列研究」的7歲兒童的數據,這些數據分別採集於他們3歲、5歲和7歲時。其間,父母和老師將對他們的行為作出評分。

數據分析發現,就寢時間不定現象在研究對象群體為3歲時最為普遍,平均每5名兒童中就有1名每晚都在不同的時間上床睡覺。5歲時,9%的兒童形成了規律的就寢時間,而當他們長到7歲時,每晚就寢時間仍不相同者僅占8.2%。此時,大多數兒童都會在每晚7:30至8:30之間就寢。

此外,就寢時間不規律或每晚9點以後就寢的兒童往往來自社會背景較差的家庭。

行為評分則顯示,在幼兒期缺乏固定就寢時間的兒童具有更嚴重的多動傾向、行為問題和情緒障礙,並更容易在與同齡人交往時遭遇人際問題。而先前刊載於《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的研究已經發現,在7歲前就寢時間不規律的年輕女孩更容易在數學、閱讀和特殊知覺方面表現不佳。

不過,凱莉也指出:如果父母轉而嚴格要求孩子按時睡覺,兒童的行為問題將可以得到改善。「看起來,就寢時間不定造成的影響結論是可逆的。一種可行的措施是將『規律就寢』納入醫護人員的常規隨訪項目中。兒童的早期發展對其終生健康至關重要,此階段的睡眠狀況將對其生命全程產生連鎖效應。因此,若把握這一契機對公眾的家庭生活規律進行干預,便可以使孩子們終生受益。」

文章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和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537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