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跟屁蟲寶寶」

棋子傀儡| 2016-06-30| 檢舉

寶寶對媽媽有依賴是很正常的,但是當媽媽去到哪裡都要跟著爸爸媽媽時,家長們就會很頭疼!為什麼寶寶會這麼黏人呢?怎樣和寶寶一起順利度過這個「黏人」的時期?

其實,這是幼兒心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表明幼兒在漸漸長大,在實現「依戀分離」。寶寶在嬰兒時期開始形成對媽媽最初的依戀,媽媽通過對寶寶的愛撫、哺育、擁抱來滿足寶寶的安全需要。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逐漸有了獨立意識,他們想掙脫大人的呵護,獨立面對這個世界。到五歲左右,一方面要實現「依戀分離」,但另一方面,寶寶能力有限,還達不到「獨立」的要求,於是出現了「害怕」、「擔憂」,在這種矛盾斗爭的過程中,寶寶會失去安全感,他們會將尋求援助的手伸向最親近的人,這就是幼兒為什麼會特別「粘媽媽」的原因。大多數幼兒會順利地度過這一階段,但有些孩子由於最初的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或受到溺愛等,粘人現象就比較明顯。

如何對待「跟屁蟲寶寶」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呢?

一、為孩子創設鍛煉機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目標,並引導孩子通過努力獨立完成,從而獲得成就感。當孩子困難時,家長應多鼓勵、多支持;當孩子獲得成功時,家長應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樂。

二、為孩子創設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

現在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裡的「重點保護對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其實,溺愛剝奪了孩子成長、發展的權力,家長過多的干預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所以,家長應該將幼兒視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地對待他們。

三、根據實際情況,創設分離的機會。

如果寶寶特別粘媽媽,媽媽要適當創設短期分離的機會,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適應分離。比如讓幼兒多和爸爸或其他家人共處,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媽媽的離開並不代表媽媽不愛寶寶了,而是因為工作等原因必須要離開一會兒,媽媽會很想念寶寶的。同時,媽媽要說出對寶寶的「期望」,如:「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一定會表現得更加勇敢,媽媽相信你。」當媽媽回來的時候,家人一定要當面把寶寶好的表現一一敘述給媽媽聽,媽媽用自己的喜悅來鼓勵、褒獎孩子。

此外,家長做有關孩子的決定時,一定要和孩子協商,決定之後不可因為寶寶的哭鬧等隨意改變。尤其當孩子因為依戀媽媽而不願意去幼兒園時,要堅持送孩子入園,只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相信會很快克服困難的。

小編總結:當寶寶像「跟屁蟲」一樣粘著爸爸媽媽時,家長們不能用過於嚴厲的語調來呵斥他們,也不能放任孩子的這種行為。在幫助寶寶度過這一階段時,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定量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530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