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手媽媽支招:教你讀懂寶寶的哭聲

俺家的天使寶兒,出生第三天

話說當年我家新生寶兒在醫院裡的時候那叫一個乖,吃了睡,睡了吃,哭聲也就是象貓叫一樣,兩三聲意思一下就完,這讓當時還是新手媽咪的 Raven 很是欣慰:看看,我家攤上了一個天使寶寶,你說他怎麼就不哭呢?

不料寶兒不禁夸,一回家就從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連續幾天,寶貝爹媽都是在睡夢中被寶兒撕心裂肺的哭聲嚇醒,其慘烈就仿佛俺們在虐待孩子。恨得 Raven 天天教育寶兒不要當兩面派,警告他再哭的話媽媽也跟著哭,看誰的聲音大?那時候,真希望有一台機器能夠掃描嬰兒腦電波,好叫媽媽知道他到底要什麼。

不過等到貝貝出生,久經考驗的媽媽已經成了老鳥,基本上不出5分鐘就能找出妹妹哭鬧的原因,以最快的速度叫她閉嘴。呵呵,Raven 記得妹妹還在月子裡的時候,就沒在半夜吵醒過爸爸和小哥哥,這不能不說是媽媽善於總結,本領高強吧?

說來也簡單,新出生寶寶哭鬧也是有規律的,按照美國醫生的說法,6個月內的寶寶,是不會因為撒嬌而哭鬧的,他們的哭聲往往是在向父母傳遞他們的需求,一旦掌握了孩子哭鬧的規律,叫寶寶「閉嘴」,實在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一般說來,新生兒哭鬧,不外乎幾件事:

小天使的甜笑--寶兒出生第15天

一、 飢餓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小寶寶也不例外,餓了基本上是寶寶哭鬧的主要原因。儘管書上經常說的是新生兒最好養成按時喂養的習慣,每隔3-4小時喂一次。Raven 認為這是在孩子出生一兩個月以後的事。新生兒,最好的還是按需喂奶。就我家寶兒來說,剛出生的那一個月,他幾乎都是2小時吃一次奶,每次30-40分鐘。最誇張的時候只間隔了40分鐘就要再次喂奶,弄得 Raven 很崩潰。貝貝比較規律,不過也是2小時一次,等出了滿月,喝奶的時間才逐漸拉長,到專家們說的3-4小時一次。如果媽媽們想從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培養孩子定時喝奶,十有八九都需要忍受孩子高分貝的哭叫。

判斷寶寶是否飢餓很簡單,媽媽只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焦躁不安?開始吧嗒嘴巴?最有效的方法是媽媽把手放到寶貝的嘴邊,飢餓的寶貝會迅速把頭扭過去找媽媽的手,或是看到寶寶把自己的手塞進嘴巴吸吮,這些都在告訴媽媽:我餓啦,快點上飯!否則可別怪我給你哭哦!

媽媽我餓了,再不給吃我就給你哭!---寶兒出生25天

二、 換尿布

這也是新生兒哭鬧的主要原因,想想就知道,寶寶的小屁屁上濕濕的或是粘著臭臭,刺激著寶貝嬌嫩的肌膚,人家自然不舒服,不哭鬧?才怪!一般媽媽在喂奶的時候,基本上都能感覺到,寶貝的小屁屁忽然變得熱乎乎的,或是聽到「噗嚕」一聲,十有八九,是該換新尿布了。稍大一點兒的寶寶,拉臭臭時媽媽會看到他們會漲紅了臉,小手緊握,渾身用力,等表情輕鬆下來,那就是幹完活了,輪到父母上陣換尿布啦。

對於拉臭臭,不同的孩子不一樣,不同方法喂養的孩子也不一樣,寶兒是混合喂養,所以他基本上是一天拉臭臭一次,貝貝呢,純母乳喂養,基本上每次吃完母乳就會拉,呵呵,根據美國醫生的說法,這個時候的寶寶一天拉幾次,或是幾天拉一次都正常,媽媽們不必太緊張啦。

吃飽了就犯困,小豬啊你!寶兒25天

三、 鬧覺

一般時候,新生寶貝吃飽了就會睡著,而不會哭鬧。不過特殊情況下,比如家裡來人了,寶貝興奮過度,自然也就疲勞過度,這時候,他自己可就睡不著了,開始歇斯底里的哭:想想也知道,成年人也有興奮過度睡不著的時候,更何況新生兒?所以,新媽媽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不要過度刺激你的寶貝,給寶貝一個相對安靜不要過分吵鬧的空間,儘量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這樣你的寶貝哭鬧的機會也就會少一些。

記得我家貝貝就有過這麼一次因為過度刺激睡不著而大鬧的時候。那是她剛剛回家一周,Raven 的朋友們來看新寶寶,大家都喜歡她啊,就這個逗逗那個抱抱,吵吵鬧鬧的玩著玩著就過了貝貝的睡覺時間,這回好,朋友們還沒走,平時吃完奶丟到床上就可以當小豬的貝貝就開始歇斯底里的大哭,怎麼哄都不行,後來媽媽把她帶到樓上安靜的房間,緊緊的裹上小包被,抱著哄著,才睡著了。從此媽媽得到了教訓,天大地大,要睡覺的孩子最大,不想孩子失控哭叫,最好按孩子的作息時間來。

四、 脹氣

新生兒胃腸發育不完全,脹氣也就是常見現象。小寶寶在喝奶的時候會把空氣一起吞進去,還有其他不明原因,比如哺乳的媽媽吃多了產氣的食品,都會造成寶貝胃腸脹氣。肚子裡有氣排不出來,寶貝自然就要哭鬧。情節輕的可能就是吐奶,空氣隨著吐出的奶一起排出來,嚴重的在美國醫生診斷為腸絞痛,其實就是寶貝肚子裡脹氣不舒服造成連續幾個小時歇斯底里的哭叫,這時候媽媽觀察寶貝的肚子,一般是硬硬的鼓鼓的。Raven 很久以前曾經寫過如何處理腸絞痛的文章,如果誰家寶寶喂完奶後會持續哭鬧3小時左右,這種情況每周發生3次以上,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毛病,那十有八九就是傳說中的腸絞痛。這個毛病聽起來很嚴重,實際上只要幫助寶寶把肚子裡的氣排出來就萬事大吉。

黑老大一枚:寶兒滿月

五、 穿著不適

我家寶貝都出生在夏季,記得有一次出生才4天寶兒在車內大哭,嚇了媽媽一跳,抱起來一看:好傢夥孩子滿頭滿身都是汗,熱壞了。媽媽一把他抱出嬰兒座椅,很快他就安靜下來。不光是冷熱不均孩子會鬧,衣服大小不合適,過松過緊,衣服上的線頭或是媽媽的頭髮纏住寶寶的手指,腳趾,都會引起寶寶哭鬧。所以 Raven 很不理解為什麼會有小嬰兒會因帶嬰兒手套過緊造成手掌壞死截肢,那得多疼啊?難道她不會哭麼?她的父母難道聽不見麼?

六、 生病

當媽媽滿足了新寶寶所有的生理要求,寶寶依舊哭鬧不止,那麼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最簡單的方法是測體溫,觀察孩子是否發蔫,嘴唇是否發紫,呼吸是否困難,身上是否有紅點等等。一般出現這些生病的徵兆,一定要去看醫生。在美國,醫生一般建議媽媽測量肛溫,因為它最接近體內溫度。新生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差,一般肛溫超過38度,就預示著體內有感染,需要去看急診,這個做媽媽的絕對不能忽視。

七、 無原因哭鬧

當心媽媽排除了所有的原因,新寶寶依然哭鬧不止,這也不能說是說寶寶是無理取鬧,很可能是媽媽沒有發現原因。這種情況發生時,媽媽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你最大的耐心與愛心,與寶寶周旋:母愛是寶寶最好的鎮定劑!只要你多抱抱她,親親她,跟寶寶多交流,告訴她爸爸媽媽最愛她。不要覺得孩子聽不懂,寶寶天生對父母的聲音,氣味,懷抱敏感。在媽媽的懷裡,大部分煩躁的寶貝都會安靜下來。要不要試試看?

小可愛貝貝百日照:像不像天使寶寶?

讀懂寶寶的哭聲,說起來複雜,其實也簡單。俗話說母子連心,就是說媽媽僅憑直覺又是就能發現寶寶哪裡不舒服。只不過有的新媽媽因為關心過度,孩子一哭就亂了手腳,反而找不出原因。只要媽媽靜下心來,仔細觀察,相信都能發現自家寶寶哭鬧的緣由,呵呵,祝每個媽媽都有一個天使寶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435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