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皮疹,這常常困擾我們經驗尚淺的寶媽們。
事實上,一些看似嚴重,讓家長特別緊張的新生兒皮膚狀況,卻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沒有任何治療的必要;另外一些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早期皮膚表現。
因此,家長掌握多一些嘗試,及時正確的對孩子皮膚上的情況進行初步的判斷,就可以放下心來,避免盲目慌張甚至過度治療,以及因延誤診斷而帶來的嚴重後果。
那麼筆者現就新生兒常見的一些皮膚斑疹如何辨別及怎樣處理做一個簡略的闡述。
一.新生兒常見良性皮疹(不用太擔心的情況)
1.新生兒毒性紅斑:
新生兒毒性紅斑常在生後1-4天內出現,原因不明,可能是出生後外界環境刺激引起的非特異性反應,或寶寶機體對某些抗原性物資產生的變態反應或毒性反應。
皮疹呈大小不等、邊緣不清的紅色斑疹、丘疹、風團,有些有紅暈,散布於頭面部、軀幹及四肢,寶寶無不適感,多在1周或十天內逐漸消退,不留痕跡,與新生兒橙紅斑相似,但後者是在出生即有,且不易消退,通常要數月才能消失。
二者都不需要治療,媽媽們不必擔心。
如下圖:
2.新生兒粟粒疹:
新生兒粟粒疹主要分布在鼻尖、鼻翼、頰、顏面等處,常可見到因皮脂腺堆積形成針頭樣黃白色的小顆粒,脫皮後自然消失,觸摸時稍有凹凸不平感覺,這種情況是不必治療的,更不能人為挑破以防感染。
其與汗皰疹及痱子容易混淆,但後者常常是過多地包捂所致,散散褓3-4天就很快退去。
如下圖:
3.新生兒橙紅斑:
橙紅斑也是新生兒血管瘤的一種表現,主要為鮮紅或淡紅色型狀不規則的斑塊,色不顯,輕壓即褪色的微血管痣,其病變中央為一擴張的毛細血管,周圍繞有皮膚色素減退的蒼白暈,直徑為1-4cm,多出現在孩子的前額、眉間、上眼瞼、鼻周、枕項部或骶部。
常在出生時即有,生後數月內可自然消退,部分至一歲半消失,極少數可留下斑跡,一般都不必治療。與新生兒毒性紅斑不同,其與生俱來,多見於顏面。
如下圖:
4.青記:
青記就是新生兒胎生青痣(俗稱蒙古斑),可分布在新生兒的背部、臀部,肢體,表現為藍綠色色斑,此為特殊色素細胞沉著所致,隨著年齡增長而漸退,不需要治療。另外,青記也是非常容易辯認。
如下圖:
5.新生兒非特異性皮疹:
常常因為環境和物理因素產生,如包捂過度出汗多可引起汗皰疹、痱子樣疹,寶寶較胖可在頸部、肘部、腹股溝、膕窩引起褶爛,這些只要注意正確護理和皮膚衛生就可預防和自愈。
如下圖:
二.新生兒病理性斑疹(需要警惕的情況)
1.新生兒膿皰瘡:
膿 皰瘡是新生兒較常見的皮膚感染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它起病急,傳染性強,表現為面部、軀幹和四肢突然發生黃膿色大皰,豌豆到核桃大小不等,也有部分 呈針頭芝麻粒大小膿皰疹,皰液開始呈淡黃色而清澈,1-2天膿皰破潰流出膿液,局部露出鮮紅濕潤的糜爛面,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引起發熱、不吃奶、反應差等全 身症狀,嚴重者可並發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
該膿皰疹早期與新生兒剝脫性皮炎難與鑑別,但後者進展迅速,可侵犯眼、口腔粘膜,且常伴有發熱等全身中毒症狀可以甄別。因此家長發現寶寶皮膚潰瘍皰疹應及時看醫生。
如下圖:
2.新生兒濕疹:
新生兒濕疹俗稱奶廯,主要是母乳或奶粉中蛋白質過敏因素所致,常常在出生快滿月才開始出現,2個月後多見,主要分布在前額、眉弓、耳廓、耳後,也可波及到頭皮面頰,會有搔癢不適,嚴重的會影響寶寶睡眠,從而影響寶寶正常生長。
本病應與新生兒脂溢性皮炎相鑑別,後者常常呈片出現,以面頰鼻翼為主。濕疹如果不影響寶寶睡眠無須治療,嚴重濕疹較多的可以局部塗抹艾洛松乳膏,或直接看醫生。
通常在迴避過敏食物後會慢慢消失。
如下圖:
3.新生兒尿布皮炎:
發生在新生兒肛門周圍及臀部尿布遮蓋部位,是接觸性皮炎,主要因為尿中的氨和糞便中的蛋白酶和脂酶對皮膚產生刺激,從而引起尿布皮炎發生。
皮損開始為潮紅、腫脹,逐漸出現丘疹、水皰、糜爛滲出,邊界清楚,可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出現膿皰或潰瘍,必須及時接受治療。
尿布皮炎較容易辯別,顧名思義,就是尿布引起,尤其是化纖紙尿布使用不當更易發生。
如下圖:
4.新生兒脂溢性皮炎:
發生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的一種慢性炎症,可能受母體雄性激素的影響,使皮脂腺分泌功能過盛所致。
皮損為鮮紅色或紅黃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常見於頭皮結痂、前額、耳、眉、鼻頰溝及皺摺處出現園形紅斑,邊界清楚,上有鱗屑,紅斑可擴展融合,表面附著油膩性黃色痂皮,部分有糜爛滲出,炎症明顯,可有輕微搔癢。
如果鱗屑痂皮過多且並發細菌感染需要看醫生,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療。
脂溢性皮炎應與皮廯區別,皮廯是真菌及過敏因素引起,家長碰到難以分辯應及時就診。
如下圖:
5. 新生兒剝脫性皮炎:
新生兒剝脫性皮炎是較嚴重的一組綜合症,又名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
本病表現為全身泛發性暗紅色紅斑,其上表皮起皺,鬆弛性大皰及大片表皮剝脫,粘膜常受侵犯如眼結膜炎和口腔潰瘍,可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是新生兒期較嚴重的皮膚疾病,病情嚴重甚至危及生命,一旦發現必須馬上就診!
早期應與膿皰疹鑑別,後者常常單個出現,破潰可見到膿液和痂殼。
如下圖:
希望閱讀本文後,家長們可以對新生兒出現的皮膚情況稍有了解;比如什麼情況下無需緊張,什麼時候應及時到醫院診療,都一一對照圖片和症狀描述,即可心中有數。
作者介紹:黃超 副主任醫師·兒內科,擅長新生兒科疾病、兒童營養與微量元素方面疾病的診治。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媽咪知道」所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需轉載請聯繫我們。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媽咪知道平台致力於為媽媽、寶寶提供最專業的移動健康管理服務。一鍵諮詢,三甲醫院兒科、產科醫生在線免費解答~
想看更多的孕產、育兒知識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3924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