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洗澡,母子觸電釀悲劇
小張是安徽人,但是目前在深圳打工,而他的妻女也和他一起住在深圳,他們一家人在深圳寶安區租了間屋子。前兩天外出辦事的他,接到房東的電話說他家裡出事了。當他趕回去時,發現妻子和一歲大的孩子在洗澡的時候,因為熱水器漏電意外觸電而雙雙抱憾。
根據大女兒的描述,當天媽媽準備替她和弟弟一起洗澡,但是因為她要吃冰淇淋,所以媽媽先帶著弟弟去了浴室,但是不久之後她發現媽媽和弟弟都暈倒了。於是她趕緊叫鄰居幫忙,房東也幫忙打電話報警了。可是等到救護車來的時候,媽媽和弟弟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
近些年,因為電熱水器漏電導致人們觸電的事情並不少見。夏季炎熱,每天洗一次澡成為一天中必做的清潔工作,一個不小心,意外隨時可能發生,小科在這裡提醒使用電熱水器的家庭:洗澡時請一定關閉電源,不要一邊洗澡一邊加熱,意外往往在此時發生。夏季對小寶寶而言,除了電器漏電的危險,還有哪些多發事故呢?為了孩子的安全,以下5大意外,您不得不防!
夏季常見5大傷害及應對方法
撞傷磕傷
易發地點:遊樂場
防範對策:選擇合身的衣物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確定出遊中會進行體力活動的話,替他穿上長袖上衣,長褲,並慎選遊戲場地,就能預防跌倒時受傷。
孩子擦傷時,可先以紗布加壓止血,再以生理食鹽水或清水清洗傷口,擦乾後,最後以優碘消毒或塗抹消炎軟膏,不必再覆上紗布。醫生建議家中可準備一個內放碘酒、抗生素藥膏、棉布的小急救箱,外出時放在行李中一併攜帶。
中暑
易發地點:室外遊樂場
防範對策:為預防中暑,出遊時,無論大人、小孩皆應穿著透氣、輕便的服裝,戴上闊邊帽子及撐傘,減少激烈運動,適時補充水分。如選擇到鄉間農村、海邊等遮蔽物較少的地點,可以用水沖頭、頸部,來幫助散熱,並避免在陽光直接照射的環境下停留太久。
當孩子有中暑的情形時,需將他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服較緊的地方,使其排汗順暢,並以濕毛巾擦拭患者,降低體溫。若寶寶已出現中樞神經異常情形,則需由醫師判斷處理,補充電解質。
曬傷
易發地點:海邊或長時間的外出
防範對策:年幼的寶寶是否需要擦防曬產品?因為幼兒皮膚結構尚未成熟,建議六個月後再使用防曬產品,在這之前,採用物理性防曬就OK了。有報告指出,如果在十八歲前即規律使用SPFl5的防曬品,即可減少了78%罹患皮膚癌的機率。
寶寶出現曬傷時,若狀況不嚴重,父母可用冷水濕敷寶寶皮膚,或以布包住冰塊,使疼痛得以舒緩,並改用清淡的飲食,適時補充水分,短期內不要再暴曬。中度曬傷會有紅腫、癢痛的現象,嚴重曬傷則會出現水皰,父母應帶著寶寶儘快就醫。
蚊蟲咬傷
易發地點:水域
防範對策:蚊蟲叮咬時,會將酸性物質注入人體的角質層,使人產生紅、腫、癢、長疹子,甚至起小水泡等反應,嬰兒因為皮膚較薄,看起來會特別的明顯。為免孩子抓破傷口,引起蜂窩組織炎,父母應立即幫寶寶剪指甲,並塗抹抗生素藥膏。
蚊蟲的孳生與止水息息相關,出遊時避開這類地點,可以有效減少蚊蟲叮咬的機率。戴帽子、穿著長袖、長褲與襪子是簡易而有效的辦法,但顏色鮮艷的衣服、洗髮精、香皂、香水等含香料的物品全部要淘汰出局。
溺水
易發地點:游泳池、海邊或家裡的深水桶、水盆
防範對策:寶寶溺水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首要致命原因。如果家有蹣跚學步的幼兒,洗手間要關門,馬桶蓋隨手蓋上;給孩子洗浴後,家長要及時清空浴盆或浴缸里的水。如果孩子會游泳,也要在水位低於頭部的泳池區域游泳,一旦發現孩子溺水,要立刻按下列步驟搶救和撥打120。
1、救出患兒:發現寶寶溺水後,第一時間托起落水寶寶背部或頭部,以最快的速度將其迅速脫離水面。
2、通暢氣道: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再用手掌迅速連續擊打其肩後背部,通暢呼吸道,確保舌頭不會向後堵住呼吸通道。
3、人工呼吸:如果無呼吸有心跳,需要第一時間進行人工呼吸:頭稍後仰,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氣,然後口對口對患者吹氣,最開始施行人工呼吸時,可連續進行三、四次,之後以每五秒操作一次的頻率進行。
為爭取最佳救援時機,家長在發現孩子溺水的第一時間就撥打120,在施救過程中等待醫護人員的到來。
無論待孕、已孕、新晉、待產、已生媽媽,請加育嬰師曲燕:719372與你一起聊聊科學育兒那些事兒!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