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青蛙肚的原因和護理

棋子傀儡| 2016-06-17| 檢舉

寶寶脹氣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因為脹氣而引起的腹脹,如果不處理是會影響到寶寶正常發育的,所以不可以掉以輕心。那麼寶寶脹氣究竟該如何判斷,如何預防呢?以下內容就需要各位粑粑麻麻們學習的了~

脹氣的症狀 :

許多家長發現寶寶肚子鼓鼓的時候,多會以為是孩子吃得太撐了。其實,這也有可能是脹氣。可寶寶又不知道表達,那怎麼才能知道寶寶是吃撐了?還是脹氣了?

區分:

當發現寶寶肚子鼓鼓但活動力正常,吃、喝、排便都沒有異常且體重持續增加時,不必太過擔心,這就是寶寶吃撐了。

但如果發現寶寶大哭大鬧且食慾差,又有肚子突出、鼓鼓的情況時,就有可能是脹氣了。另外,若是有打嗝、腹瀉、肚脹或放屁等現象,也可能是脹氣的症狀,媽媽們應多觀察、多留意。

寶寶肚子脹氣的主要原因

1、母乳喂養

媽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進食,避免吃豆類、花菜以及辛辣食物。另外,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糖分在寶寶的肚子裡過度發酵,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

2、配方奶粉喂養

選擇奶粉時,你要特別注意,可選擇不含乳糖的、不含豆質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會有助於減少孩子的肚子脹痛。不過,即便是調換奶粉,也需要至少兩周才能看到效果。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3、某些固體食物也可能導致嗝氣、腹脹

比如穀物粗糧、蔬菜(豌豆泥、黃豆泥)等含有可導致大腸脹氣的纖維。而蘋果、梨、杏兒等等含有高濃度糖分的大多數純果汁也是導致嬰兒腹內氣體凝聚不暢的誘因。

4、消化不良容易導致脹氣

腸道因糞便堆積,使產氣的壞菌增生,或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產生大量的氣體。便秘嬰兒的脹氣大部分和排便有關,也就是便秘引起的。由於腸道堆積了糞便,可能導致腸胃蠕動和消化吸收功能變差,進而產生脹氣。

預防脹氣方法

寶寶脹氣重在預防,媽媽在護理寶寶時應注意按時喂奶,不要等寶寶哭很久再喂奶,因為久哭會使寶寶吸進很多空氣而造成脹氣;另外,喂奶後要注意輕拍寶寶背部,促進寶寶排氣。此外,選擇合適大小的奶嘴時也很重要。

1、按時喂奶

不要等寶寶哭很久才喂奶,只要他有飢餓的表情就喂奶,否則會因久哭而吸進很多空氣造成脹氣。而且因為太餓,當一吃到奶時會很急、很用力,也會吸進過多空氣。

2、喂食後輕拍背部

在喂食後,輕輕拍打其背部以促進打嗝和排氣,減少寶寶脹氣的可能性。

3、注意奶嘴孔大小

要注意奶嘴孔不要過大、瓶身的傾斜度不要太大,以免造成空氣進入奶嘴,隨寶寶喝牛奶時進入體內。通常選擇讓寶寶在10到15分鐘內吃完240ml的奶水為宜,這樣就不容易造成空氣進入奶嘴,隨寶寶喝奶水時進入體內。

4、避免寶寶哭鬧太久

父母應安撫寶寶的情緒,避免其因哭鬧而產生脹氣。爸爸媽媽要學習如何安撫寶寶,不一定看到寶寶哭,就拚命給他喝奶,或用讓吸奶嘴的辦法安慰寶寶,可能這反而令他的肚子更脹;有時寶寶的哭鬧,只是希望爸爸或媽媽多抱抱他陪陪他而已。

5、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

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寶寶要少吃不容易消化、容易脹氣的食物,例如地瓜、豆類等。

6、喂奶後拍背

給孩子喂完奶後,不要馬上把寶寶放到床上,而是應該先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讓孩子的頭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後用手輕輕地拍拍孩子的後背,直到孩子打了嗝後才讓他躺下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326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