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寶不論是春夏秋冬,都特別容易上火,經常會出現發燒、煩躁、口舌生瘡、嗓子痛、便秘等症狀,令家長擔憂不已。
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這麼易「上火」?作為家長的我們又該如何為寶寶滅火呢?接下來,就由袋鼠麻麻帶你從中醫角度了解一下上火。
上火是怎麼回事?
"上火"是民間的一個籠統的、通俗的說法,中醫認為寶寶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容易出現陽盛火旺即「上火」現象。而且寶寶脾胃功能尚不健全,如果寶寶吃的過飽或過多高熱量的食物,容易導致消化不良,造成飲食積滯,化熱生火。
寶寶上火以後,會出現眼睛干紅、鼻腔脹滿、咽部很痛、口腔有潰瘍、口臭、睡眠不好、大便很乾等表現,不過這些症狀幾乎很少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
1、心火
臨床表現:
反覆口腔潰瘍,舌尖發紅,心煩易哭鬧,小便黃,甚至有熱辣刺痛感,口渴,總想喝水等。
去火食療方:
(1)冰糖蓮子湯(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食材:蓮子(不去心)30克、山梔12克、冰糖12克
做法:
1)將山梔加水煮20分鐘,去渣留汁;
2)將蓮子加入汁中煮熟,再加冰糖煮3分鐘即可。
(2)鴨梨豆腐湯(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食材:鴨梨一個,豆腐125克,雞蛋一個,鹽少許
做法:
1)將鴨梨去皮去心,切成小塊,豆腐切小塊,雞蛋打散成蛋液;
2)把鴨梨加水煮開10分鐘,加入蛋液、豆腐塊,待煮滾後食用。
Tips:每天吃2個獼猴桃,也有清內熱,除心煩的作用哦。
2、肝火
臨床表現:
眼屎多、眼乾、眼癢、結膜發炎、愛發脾氣、有時甚至有胸肋刺痛感等。
去火食療方:
(1)百合綠豆湯(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食材:綠豆、百合各適量
做法:
1)將綠豆、百合洗乾淨放入高壓鍋中;
2)加入適量水,先用大火煮5分鐘後,擰至最小火再熬30分鐘;
3)自然解壓後,放入5-6粒冰糖,再打開蓋煮5分鐘即可。
(2)涼拌萵苣(適合12個月以上的寶寶)
食材:萵苣(250g)、鹽、料酒少許,香油適量
做法:
1)先將萵苣洗凈,去皮,切成細絲;
2)加鹽拌勻,去汁,接著加入料酒、香油調味即可食用。
Tips:家長還可以多給孩子吃些清肝火的蔬菜,比如芹菜、苦瓜、茄子、茭白、白菜等。
3、胃腸火
臨床表現:
口臭、牙痛、牙齦紅腫、牙根發炎、便秘等。
去火食療方:
(1)果蔬飲(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食材:西瓜、梨、白菜
做法:
1)將西瓜洗成小塊,去籽;
2)將梨去皮去籽,切成小塊;
3)白菜洗凈,切成小塊;
4)將三種果蔬放在榨汁機內打成汁即可。
(2)涼拌西瓜皮(適合12個月以上的寶寶)
食材:西瓜皮,鹽、香油少許
做法:
將新鮮乾淨的西瓜皮外皮削去,留紅色果肉與偏白部分,切成細絲,稍微放點鹽,拌一拌即可,有清瀉胃火、生津消渴的功效。
4、肺火
臨床表現:
喉嚨發炎,久咳、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盜汗、夜寐不安、舌質紅等。
去火食療方:
(1)銀花豬肺湯(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食材:豬肺(一對),銀花(30克),料酒、鹽少許
做法:
1)將豬肺洗凈切塊,銀花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
2)加適量水煮,快熟時加少許鹽及料酒調味,煮至豬肺完全熟透,有清熱補肺的作用。
(2)冰糖雪梨銀耳湯(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食材:銀耳(20克)、火龍果(1個)、梨(1個)、冰糖(12克)
做法:
1)用開水將銀耳泡開,摘洗乾淨;
2)火龍果取果肉,梨去皮及核切塊。
3)將以上食材及冰糖加水用文火煮1小時食用,有潤肺、清熱、化痰的功用。
Tips:以上食療方僅適用6個月以上的寶寶。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則需要通過媽媽多喝水、多吃清火的食物等手段來「降火」,如果效果不佳,應及時入院檢查。
如何預防寶寶上火?
1、注意日常飲食
平時可以給寶寶多吃一些清火的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芹菜、萵筍、茄子、蘋果、梨、西瓜、柚子、香蕉等,儘量不讓或少讓寶寶吃辛辣、油膩、高熱量的食物。在做菜的時候,我們可以注意一下營養搭配,對於寶寶來說更是一舉兩得。
2、培養寶寶喝水的習慣
白開水是寶寶最好的飲料,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家長們要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以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水分,同時也有清理腸道,排除廢物的作用。
3、保證寶寶的睡眠質量
一定要保證寶寶擁有高質量的睡眠,因為當寶寶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質量不好時,也容易引起上火。此外,還要注意保持室內的環境清新,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袋鼠麻麻有話說:
大部分的上火通過飲食調理都能夠有效清除,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固執的「火」,家長是無法自行處理的,這時就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找醫生進行檢查治療。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